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节气|大暑初候·腐草为萤——感受生命孕育之喜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立京     编辑:钱卫     2024-07-22 10:10 | |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 徐冬冬/绘

  在最热的大暑里,有着怎样令人感动的丰富啊!

  当太阳位于黄经120度时,大暑来临。古人说“大暑乃炎热之极也”。一个“极”字,道出了大暑之热最为显著的特点。根据数据记载,我国31个省会城市中,一年中的极端高温纪录有12个出自大暑这一天,在全年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进入大暑,全国从南到北都处于早晚温差最小、全天气温最高的状态,很多城市的体感温度达到40摄氏度以上。

  在大暑的炎热之极中,美丽的萤火虫出现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

  大暑之时,炎热到达极致,阳气到达极致,连“幽阴至微”的事物也化为明亮了。此乃这一时节天地阴阳之气变化最大的特征。小小萤火虫的产生,正是这种变化的一个典型体现。

  世上萤火虫有两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萤火虫堪称大暑时节的标志性动物。“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描绘了此时少女们扑虫嬉戏的情形。

  不管是本名,还是夜光、宵烛、景天、熠耀、夜照、流萤、耀夜这样的别名,萤火虫的得名都源于其夜间发光的特性。萤火虫飞舞,给夏末之夜带来了浪漫的微光与诗情。尤其在没有发明电灯的漫漫古时,这点点萤火带给人们多少美妙的遐想啊。

  萤火虫的出现,是上天对生命的护佑。别看它小,却是害虫的捕食者。大暑之后便是立秋,农作物收成在即,萤火虫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卵化而出。恰逢其时的安排,正是上天对生命精心的呵护。

  雷电交加,大雨频仍,至极之阳气和生长之阴气的天地之薄,同样是上天对生命的护佑。

  大暑有大雨。

  “六月宜热,于田有益”,“夏末一阵雨,赛过万斛珠”。此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最怕旱、涝等气象灾害。大雨倾盆而至,看似对出行不便,其实是对生命最好的呵护,是在为生命的孕育准备最丰盛的养分。

  大暑之雨是生命之喜。它荡涤了天地燥热之气,给了被炙烤的生命所急需的雨露。夏末听雨,一阵急似一阵,轰轰烈烈,痛痛快快,不似春雨细无声的娇柔,没有秋雨含悲的忧郁,而是如鼓声激越,似生命雄浑的交响,令人惊喜,令人震撼,甚至令人敬畏。

  我觉得荷花是最懂得大暑之美的,所以,大暑时节,荷花展露出最美的容颜,这是赏荷最好的时节。

  此时的荷之美,美在“接天莲叶无穷碧”。荷叶茂盛到了极致,碧绿到了极致,一张张荷叶紧挨着,团团簇簇,层层叠叠,遮住了水面,错落着簇拥出一支支莲蓬、一朵朵荷花。站在田田荷叶前,仿佛天地之间什么也没有了,只有这无边无际的荷,这无穷无尽的绿,沁人心脾,让人忘却了暑气,而感到愉快的清凉。荷花在明亮至极的阳光下舒展着,粉红的花瓣柔嫩得像少女的脸庞,哪里看得出它刚刚经历过夏日暴雨的击打?

  这样的荷之绿,这样的花之红,分明是在享受着大暑的极热和大雨!弥漫天地的暑气、湿气,全天候的熏蒸、炙烤,没有让荷花低垂了脑袋,反而使它愈加生气勃勃,娇艳无比!因为,它懂得这高温高湿里的深情厚谊,这是上天对生命的呵护,是孕育中的生命即将成熟的洗礼。

  《四季》系列之《大暑·初候腐草为萤》,表现的就是生命即将孕育成熟之际那多姿多态的美。

  我们不妨走出空调屋子,打开房门,走进大暑时节那无处不在的热气与湿气中,深深地呼吸,让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浸淫在极热极湿的洗礼中,像荷花一样娇嫩开放,体会生命即将成熟的喜悦。

  (文/徐立京绘/徐冬冬)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