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城市空间美起来 > 正文

在上海“体验”巴黎圣母院八百年的过去与未来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徐翌晟     2024-07-27 18:23 | |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震撼人心,巴黎圣母院脚手架上工人的舞蹈表演让人对重建的未来充满信心。在上海,“中法文化之春——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呈现”项目、名为“永恒的巴黎圣母院”的穿越时空沉浸式VR之旅今天起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B1层对公众开放,展览采用最先进的三维扫描技术,精确还原巴黎圣母院这座哥特式建筑从中世纪兴建到当前修复的全貌。45分钟的体验时间内,观众通过VR技术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深入了解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悠久历史。这场融合科技创新与文化艺术的盛宴不仅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与科技领域深化交流合作的生动缩影。

观众戴上VR头显便进入了虚拟世界,立刻,一位法国建筑师呈现在眼前,在他的带领下观众“穿越”时空,来到中世纪的巴黎街巷,雨声淙淙,天色晦暗,站在圣母院外墙精致繁复的浮雕装饰之下,等待圣母院的大门打开,进入其中就是另一番情景。随着工作台的“升高”,参观著名的火焰式拱顶、近距离观察绚烂的玫瑰花窗,了解花窗如何安装,聆听钟声在头顶敲响,观察石匠工人的精心劳作,登上钟楼俯瞰巴黎城市景观,感受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仿佛亲历了这座建筑物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跌宕历程。可贵的是,最后,来自中世纪的建筑师还会与现代负责修复工程的建筑师相遇,讲解那一场令人心碎的大火之后,巴黎圣母院修复工程的现在与未来。

“我仿佛置身于圣母院内部,好像时光倒流,能切实感受到这座建筑经历的沧桑历史。”一位参观者感慨道,“作为一名建筑爱好者,以这种方式欣赏圣母院,非常有收获。”

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喆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这次展览的技术较之从前的VR展览,已经显著进步,比如观众可以不再使用“大背包”,只用一个头显就实现了参观的全过程。“这个项目自2022年首次在巴黎开展后,半年展期迎来参观人次达到10万,该项目也获得了多个VR和XR技术方面的奖项。它把巴黎圣母院的建筑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通过VR技术、3D建模、高分辨率扫描等手段,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其实法方技术团队一直从事巴黎圣母院相关数字内容制作与VR开发应用,2019年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他们就把这个事件加入其中成为一个情节。”

除了1000平方米的VR体验区,展览还有1000平方米的沉浸式文创区 ,展示了与圣母院主题相关的各种创意产品,如复刻模型、艺术明信片、手工艺品、3D打印咖啡等等。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这些精美的文创作品,还可以亲自动手DIY,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