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 > 场外音 > 正文

奥运·记者手记丨巴黎人的乒乓热情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厉苒苒     作者:厉苒苒     编辑:沈毓烨     2024-07-28 10:46 | |

都说,乒乓是中国的国球,群众基础雄厚。但此番来到巴黎,我却发现,这项我们耳熟能详的运动,在法国却也有大量的忠粉。北京时间今晨的乒乓球比赛,几乎可以说是人气最旺的赛场。

图说:王楚钦(左)/孙颖莎在比赛后向观众致意 新华社图

乒乓球馆位于巴黎市的南部,是一处从会展中心改造而成的体育馆集群。本次奥运会的排球、手球和乒乓球项目都在那里举行。正值周末,昨天前往现场观赛的观众几乎将展馆周边的道路挤满,而其中,前往4号馆也就是乒乓馆的人是最多的。走进赛场,你会错觉是不是走错了门。现场被观众挤得满满当当,有法国观众告诉我,乒乓球票早早就已售罄,是本届奥运会最难抢的票之一。

法国人将看乒乓赛变成了一项大派对,无论场上对阵的双方他们熟不熟悉,都会尖叫喝彩,用力踩跺地板,以此作为助威。每一分、每一个球,观众席爆发的声浪都几乎能将屋顶掀翻,而当法国当家球星勒布朗兄弟出场时,现场气氛更是到达了顶峰。

法国的乒乓渊源起于何时?上了岁数的法国观众如数家珍,至今仍然记得1947年世乒赛的盛况,而法国乒乓球队的“常青树”盖亭、希拉、勒古以实际行动,在激励着众多的年轻人练习乒乓球。如今,乒乓球在法国的普及程度仅次于足球和自行车。而且,乒乓球对于场地、设施等的要求远不如网球苛刻,各个阶层的孩子都能一展身手。

法国人爱乒乓,从身边就已经做起。巴黎市区的街心花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摆放着的乒乓球桌。桌面或许较为粗糙简陋,但围聚在球台边的,却都是年轻的面孔。直拍、反拍,一招一式都充满专业范儿。(厉苒苒)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