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攀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生率约为21.8%,而在DPN的患者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的发生率高达57.2%,因此估算我国DPNP患者约为2200万人。
DPNP往往被称为“糖痛”,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的烧灼样、针刺样、撕裂样、跳痛、电击样、刀割样和压迫样疼痛。国内PDNSCOPE研究显示,高达73.11%的DPNP患者存在这种中至重度持续性疼痛,但不足20%患者接受了DPNP处方药物治疗。针对DPNP的镇痛药物选择性和临床疗效有限的现状,第三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美洛加巴林在中国的成功获批,将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选择。
在“远离疼痛 更静一步”德力静®上市媒体沟通会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彭永德教授指出,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是控制DPNP病情,改善预后的关键。但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不足,导致诊断率较低,大部分患者都未能接受规范治疗。因此,未来需加强对DPNP相关知识的疾病教育,并通过行业交流提升医护人员的诊疗意识和水平。在面对糖尿病患者时,应重视患者的DPNP相关症状,提高疾病筛查力度,做到及时发现病情情况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
DPNP已成为糖尿病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但其临床诊治仍存在诸多不足。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DPNP患者中,约12.5%的患者未被诊断,39%的患者未经治疗,综合治疗理念仍亟待加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达颖教授表示,DPNP的治疗应遵循多维度、个体化、阶梯化的多学科联合全程管理原则,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诊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异常和疼痛症状,进行早期干预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管理DPNP疾病,提高用药依从性,对DPNP的长期康复具有深刻影响。
在DPNP治疗领域,一方面要加速首个治疗DPNP原研进口创新药品落地,以患者为中心,拓展联盟合作以及零售和电商等多渠道发展,惠及更多患者;另一方面应不断加强医学教育,通过各大医学协会积极合作,促进医学科学交流和发展,提升我国DPNP的诊疗能力,共建DPNP诊疗生态圈。
(潘嘉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