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三候·寒蝉鸣 徐冬冬(绘)
走在户外树林间,蝉鸣声声,不绝于耳。这样的鸣唱,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长长的夏天。
蝉儿虽小,却不止一次在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中作为物候特征出现。第一次出现,是在夏至二候——“蝉始鸣”。
小时候不懂,听见蝉儿是在盛夏开始鸣叫的,便以为它是耐不住夏热,“知了知了”,仿佛在说“热啊热啊”。哪里知道,蝉虽生于盛夏,其实却是在阳气强振之中感觉到了阴气的发生,故而“始鸣”。以此作为夏至二候的物候特征,是老祖宗提醒我们见微知著,明白世间盛极而衰的道理,在阳气极盛之时,阴气已开始生长了。
当时光的指针在蝉鸣声中从盛夏走到了初秋,经过了四五十个日夜阴阳之气的此消彼长,到立秋三候时,小小蝉儿又一次成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谓之“寒蝉鸣”。
一个“始”字,一个“寒”字,蝉从仲夏鸣叫到初秋,皆为“感阴而鸣”,意味却是大不相同。夏蝉之鸣意味着阴气始发,秋蝉之鸣,则意味着阴气渐浓,天气寒凉由此而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寒蝉,《尔雅》曰寒,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蝉还是夏日那只蝉,到了立秋三候,它的声音变了。“寒蝉”不是指此时已寒,而是预示着寒凉将会到来。一种悲秋的情绪从这时开始出现。
宋玉曰:“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气乃阴盛阳衰之气,人感秋气而哀,是人的精神、思绪随着自然的变化而生成的本能反应。
“心上有秋”即为“愁”。悲秋之作,古往今来不胜枚举。马致远的经典之句道尽了秋思的寒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女中豪杰秋瑾也留下了悲秋的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
事实上,在立秋三候“寒蝉鸣”的时节,俯仰天地之间,还是一派热气蒸腾、万物葱茏的景象,离那枯藤老树、秋风秋雨的断肠愁煞之景差得实在太远太远。而这时枝头的蝉儿,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中舒服地鸣叫着,哪里有半点悲戚的样子?
但诗人的感受却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种悲情,是人的本能反应,也是一种敏感的忧患意识,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生的忧思。
如果说蝉是自然界敏感的造物,在阳气强盛不可一世时就察觉到了阴气的微妙发生,那么,这些悲情的文人们,就如同人世间敏感的蝉类,在立秋时节仍处于夏秋交替过渡之时,就预见到岁之将暮、天地将肃的重大变化了。
但中国传统文化里还有一支重要的源流,便是达观、顺应自然。有悲寒蝉凄切者,亦有悟蝉之禅意者。
唐代虞世南的《蝉》堪称后者之代表:“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南安道中》写道:“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这样的雍容和从容,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宝贵的精神气度。唐代诗人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宋代词人辛弃疾说:“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些诗词,都是这种风度气韵的体现。
整个《四季》组画,都选择和延续了这样的传统文化源流:达观,从容,雍容。《立秋·三候寒蝉鸣》的画作,在表现夏之余威的热烈中隐含着思想的旷达,在描画秋气逐渐聚集之中显现出生命的健旺,充满了顺应四时之变的丰富,却又始终有着生命内在的张力与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
不管是面对春花逝还是秋叶落,都会因为感悟宇宙天地四时之变而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豁达,同时也敏锐地去捕捉、展现生命在不同时节所内蕴的活力。自然的表征可以不同,生命的状态可以不同,但人的灵魂要顺应着天地之变,而融入宇宙间本来存在的大美大爱之中。此谓“天人合一”。
这是我对“天人合一”的新释。
(文/徐立京 绘/徐冬冬)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