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医些事 > 正文

夏季烧烫伤高发,儿童烧伤烫伤后错误处理会导致二次伤害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郜阳     2024-08-18 15:43 | |

夏季是火灾事故高发期,加之暑期居家时间增多、穿着暴露,儿童烧烫伤事故频繁发生。为了增强市民烧伤预防知识,降低儿童烧烫伤发生率,培养市民的居家急救应变能力,由上海市医学会和上海市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分会主办、伤口管理专家康维德(中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参与的第四届上海市医学会烧烫伤科普大讲堂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办。

烧伤是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因皮肤生理结构和烧伤的病理特性,儿童烧伤创面易进展为深度创面,愈合后常伴增生性瘢痕形成,给儿童心理、生理及其家庭带来长远影响。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主任医师刘琰教授为《儿童深二度烧伤创面处理专家共识》进行科普讲解,除了向专业的医护人员提供了我国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的诊疗提供指导性建议,也给公众带来了更全面的儿童烧烫伤防治知识。


图说:刘琰教授解读《儿童深二度烧伤创面处理专家共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长安全意识的加强,现在大城市里很少看到大面积烫伤、烧伤的孩子了。但偶尔还是会遇到跌进热水盆、热水瓶打翻、打开饮水机热水开关等导致的烫伤患儿,另外电击伤也时有发生。”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主任医师王志勇告诉记者,夏季是烧烫伤的高发季节,儿童是烧伤烫伤的多发人群,患儿以5岁以下居多。由于很多家长因为认识上的误区,不懂得正确处理方法,导致孩子受到二次伤害。

比方说,临床上经常遇到烧烫伤后自行应用土方法给患儿进行治疗的家长,如用牙膏、酱油、蜂蜜、獾油、老鼠油涂抹患处,或者用酒精、碘伏等直接擦拭创面,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给孩子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可能刺激烫伤创面,增加感染的机会,还会影响烧伤处热量的散发,增加清理伤口的难度。

“其实我们常说的烧伤烫伤,还包括电击伤,儿童触电大多因玩弄家用电器、电源,误触断落的电线等引起。比如有的孩子玩耍时将不锈钢筷子插进了老式的电源插板,导致指头被严重电伤。”王志勇医生建议,将电源插座更换为最新国标的安全插座,或给插座盖上一个保护罩,防止孩子将手指或其他物品塞进插孔内。

意外发生往往措手不及,刘琰教授强调,当孩子发生意外后,家长应沉着冷静,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诀。

1、冲:流动的自来水冲洗10-15分钟,既能降低皮肤热度,又能缓解疼痛。使用跟室温差不多温度的冷水就可以,不是水越冰越好,更不能冰敷,以免因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加深创面,影响愈合;水流要适度,不要太急以免冲破水泡;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不方便水冲,那就用冷水浸湿毛巾冷敷。

2、脱:冲洗待皮肤降温后,脱去衣物;或用剪刀剪去衣服。在这个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尽可能避免把水泡皮撕扯下来,如果水泡已经破溃,要尽可能完整保留水泡皮。

3、泡:在10-15℃的温水中至少浸泡30分钟,若面积较大或者年龄太小,无需浸泡过久,避免体温过度下降,延误治疗。

4、盖:用清洁布单或床单、纱布覆盖伤口,切勿涂抹草药或者偏方。

5、送:送往专业烧伤医院治疗。

刘琰教授还分享了儿童预防的安全提醒,呼吁市民提升对儿童烧烫伤的防范意识。

1、预防热液烫伤:妥善放置易引起烫伤的物品,如开水壶、热汤、热菜等,防止孩子抓翻拉倒,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再加热水,使用热水器要先调好水温。另外,餐桌最好不要铺餐巾布,以免孩子拉扯桌布,桌面物品掉落导致烫伤。

2、预防化学烧伤:家中室内最好不要放强酸、强碱等危险物品。不要拿空饮料瓶装危险溶液,以免孩子误食用。下水道疏通剂要妥善存放、小心使用。

3、预防接触性烫伤:厨房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场所,幼儿尽可能不接触厨房,家长使用电热器、电熨斗等高温物品时,要注意温度及使用距离,以免孩子因皮肤接触高温而造成烧烫伤。

4、预防火焰烧伤:禁止小儿玩火,尤其是有易燃物品放置的地方,如酒精、汽油、柴油等,避免火焰烧伤,防止火灾发生。电瓶车不入户、不进电梯轿厢,以避免电池燃烧引起恶性事故。

5、预防烟花烫伤:每逢节假日,是烟花烫伤的高发期,在烟花爆竹燃放时,需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

6、预防电灼伤:家中电器设备常是起火触电的原因。室内插座、开关的安装要有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免小儿触及,同时加强安全用电教育,禁止用手或用金属物品触摸电插座及电线。

据悉,参与此次烧烫伤公益科普大讲堂是康维德大型公益项目“维爱同行 关爱至远”今年的首站。 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和儿童远离烧烫伤意外,提升急救能力,全球领先的伤口管理专家康维德还将进入小学,为更多孩子和家庭带去持续的大众科普知识和急救支持。康维德(中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春瑜说,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社会各界合作,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支持与帮助,通过不断创新值得信赖的医疗解决方案,帮助患者拥抱美好生活。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