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左妍)记者今天从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获悉:第二轮健康上海行动优秀案例征集推选活动结果近日正式揭晓!此次遴选出的10个示范案例与30个优秀案例(详见附件),聚焦2021年以来在健康上海建设领域,围绕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建设能级等方面,获得市民广泛认同、产生良好社会效应和重要影响的政策举措、项目和工作等,突出展现“制度引领、品牌创新、数字赋能”三大亮点,以此激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康上海建设,形成健康上海行动的强大合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实施五年来,依托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的工作机制,以重点项目和区域化项目为引领,起步快、理念新、措施实、力度大、进展好。为深入广泛宣传健康上海行动取得实效,第二轮健康上海行动优秀案例征集推选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集中展示健康上海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尤其突出展示健康上海行动在六大领域、18项行动、100条举措中涌现出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满足市民高品质健康生活需求、不断增强市民健康获得感的优秀案例。此次征集活动共收到社会各界报送案例278个,经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健康上海行动10个示范案例与30个优秀案例,突出展现三大亮点。
一是制度引领。例如,上海市司法局报送的案例“加强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融合立法,全面提升健康上海建设水平”。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简称《条例》),已于 2023 年 11 月 1 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将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融合的地方立法,以“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为名称,既体现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条例》共八章五十一条,包括宣传教育、卫生环境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等章节,通过“强调社会健康共治、推进城市健康共建、倡导全民健康共享”,进一步完善爱国卫生工作体系建设,实现爱国卫生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的转型升级,为推进健康上海建设、促进市民健康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是品牌创新。例如,上海教育电视台报送的案例“国内首档大型全媒体健康脱口秀科普节目《健康脱口秀》”。这是由市卫生健康委、市健促办、上海教育电视台、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凤凰卫视等机构推出的健康科普创新突破。医务工作者围绕种种健康误区、健康陋习、健康谣言,尽情“吐槽”、辟谣,以“好白相”、有质感、接地气的医学知识为佐料,“代入”市民日常生活场景的科普视角,在欢声笑语间帮助市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从第一季“火热”到第二季“爆棚”,到线下千人剧场的沉浸式演出,再到第三季全国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健康行业广大健康工作者的踊跃参与,《健康脱口秀》辐射全球华人圈,全网曝光人次超过28 亿,跃升全国现象级健康科普品牌。近日又推出全国乃至全球首个用脱口秀方式讲述外科医学发展史的专场。
三是数字赋能。例如,由市爱卫办报送的案例“全国率先探索病媒生物防制管理数字化治理转型”。本市自2021 年 1月全面启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纳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以来,目前已完成市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场景模块设计和“上海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并将于今年在徐汇区试点完成与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场景数据对接,实现数字化转型治理第一阶段工作目标。在当前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数字化转型治理的成功经验将为推动超大城市健康生活环境精细化、社会化、高效化治理提供有效的途径参考,是创新传统爱国卫生工作方式方法的成功实践。
附:第二轮健康上海行动优秀案例10个示范案例
1、加强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融合立法,全面提升健康上海建设水平(上海市司法局)
2、医保卡“跨省出游”,牵出长三角同城化便捷生活新图景(上海市医疗保障局)
3、提升能级、夯实网底,进一步改善和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上海市卫生健康委)
4、建设食品生产智能化追溯体系,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5、提升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优化环境建设(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6、国内首档大型全媒体健康脱口秀科普节目《健康脱口秀》(上海教育电视台)
7、全国率先探索病媒生物防制管理数字化治理转型(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8、数字孪生驱动的医疗健康新模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9、“控烟行动三部曲”促进健康上海建设(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10、打造具有长宁特色的“一江一河”健康公共空间(长宁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长宁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