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新民艺评 > 正文

新民艺评丨张立行:让我们拥抱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数字艺术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立行     编辑:陆玮鑫     2024-08-23 14:11 | |


今天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闭幕,本展一个亮点是首次纳入数字艺术作品。

今天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闭幕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首次纳入了数字艺术作品,反映了中国数字艺术创作的现状和成就,也预示着数字艺术已经为中国主流艺术圈所充分认同、肯定和倡导,并展现了中国数字艺术未来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发展可能性。

本届全国美展的数字艺术作品与实验艺术、动画作品归属于一个单元,但事实上,不少实验艺术、动画作品也广泛运用了数字技术,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些实验艺术、动画作品都是数字艺术的不同表现形态。

就参展的数字艺术作品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数字技术为工具,以传统视觉艺术画面为基础,借助数字技术扩展和提升传统艺术的表现力。比如,上海中国画院国画家鲍莺的互动数字艺术装置《花开有时》,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中国花鸟画进行数字化制作,在作品和观赏者之间的互动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鲍莺作为一位优秀、成熟的中国画画家,此次不是以她驾轻就熟的中国画参加全国美展,而是敢于突破自我,拥抱数字艺术,为中国画在数字新时代的发展探索新路径,寻找新的表现形态,扩大了传统中国画的影响力和观众面。

另一类完全是以数字技术作为媒介,以数字技术手段实现艺术创作、展示或保存,“作品从制造到呈现都完全使用数字平台并展示和探索这一平台的内在可能性”。数字媒介有其独特的美学形式,美国数字艺术研究专家克里斯蒂安妮.保罗在其名著《数字艺术——数字技术与艺术观念的探索》中指出,“它是可交互的,参与的,动态的和可定制的。”而中国数字艺术研究专家理由则总结得更全面,认为“虚拟化”“动态”“跨界与融合”“交互性”“全球性”是数字艺术的基本特征。所谓的“虚拟化”是指数字艺术作品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数据与信息。“动态”是说从电子艺术发端之始,视觉艺术就告别了传统图像和雕塑的静态形式,让影像“动”了起来,时间的维度也加入其中。“跨界与融合”是指一件数字艺术作品可能由艺术家、程序员、工程师、科学家、设计师共同完成,也有可能艺术家本身同时身兼程序员、工程师、科学家等多重角色。数字艺术往往是跨学科融合的产物,经常汇集了艺术、计算机、人工智能、数学、物理、建筑、生命科学、生物学、心理学、设计、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力图打破视觉艺术与当代科技之间的壁垒,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参与其间。“交互性”是指观众的参与是数字艺术作品完成过程的一部分。在互动式的数字艺术作品中,观众成为引发作品运作的关键因素,或直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全球性”指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世界是“平的”,艺术家跨国际的交流和合作变得非常容易,数字艺术也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艺术现象。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多件完全以数字艺术思维方式为出发点的具有哲理思辨的作品。比如来自浙江的袁艺湲、刘帝安、王亭、郑雨呈、马上晋、丁琳、邓鸿斌、胡琬泽、陈钧韬等所创作的《大脑花园·超元》,围绕着艺术、哲学、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以开放式的观念、多维的数字化表现形态,反映了当下世界的生存危机、文化认同、社会关怀、身体语言、情感障碍等各种饶有趣味的话题,将数字艺术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数字艺术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展望未来,科技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艺术创作之中,颠覆我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和想象。但是,面临这样一个技术大变革的时代,数字艺术的创作者应该如何应对?在此,我想起了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关于未来的电影而写给他女儿书信中的话:“要记住一件重要的事情——不是那些工具拍出了电影,是你拍出了电影。”令人深思。这,也许是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带给我们的启迪。(张立行)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