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新民艺评 > 正文

新民艺评|心游天地外 意在有无间——顾春芳新书解读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仲年     编辑:吴旭颖     2024-08-25 19:58 | |


收到北大顾春芳教授新书,书名“心游天地外 中国艺术的美学精神”映入眼帘。“心游天地外”五个字洋溢着浪漫的诗意,“中国艺术的美学精神”则显现出哲学的思辨。书名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精神气质和写作个性。文如其人,妙就妙在顾春芳教授当下“跳动的心思”,唤醒了中国艺术美学精神的“芽孢”,营造出崭新丰硕的“花期”。

诗思合一


读完全书,我才得知“心游天地外”是哲学家张世英先生的名言,另一句是“意在有无间”。张世英先生鲜明主张“诗思合一”。顾春芳这本新作正是把“诗思合一”贯通于全书之中,让学术与艺术相映成趣,诗意与哲思相生相成,让情理交融,以“富有智慧、灵性和人情味的文风”,展现新视角,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

书中对《红楼梦》生活美学的研究,独辟蹊径,对元春省亲所点四个演出的深意内蕴作了令人信服的阐释。她的研究和阐释透现出惊喜赞叹或悲情嗟叹。在阐释敦煌艺术“音乐性图像”以及“飞天”形象时,浪漫灵动曼妙的词句带着你体验时间性想象和天国幻想。书中写道,飞天“手托鲜花,从天而降”,有一位“在一团祥云中呈四十五度直落下来”“长长的飘带拖曳在身后”“突破了画框的边界”。这种描绘飞天直落的动势,鲜活传神,妙不可言。

对美学理论的再阐释以及创新性发展,显示出深厚的理论功底。书中对张世英哲学思想、宗白华和叶朗美学思想的研究,深透到位。特别是对叶朗“美在意象”学说的系统论述具有重要的意义。顾春芳不仅肯定“美在意象”学说是“突破性的理论创新”,还指出它“完成了中国美学生存论意义上的回归”。在研究阐释中,顾春芳发展了“意象生成”理论,运用众多诗歌、戏剧、电影的创作案例给予新的论证:“意象生成,不是简单的表现,更非机械的模仿,意象生成是灵思,是妙悟,是超越表象以契入本真的神思妙造。它需要回归一种内在的、非功利的、虚静空明的心境,从而自由地观照意象之妙,融万趣于神思。”


大家风范


本书还有一部分是研究人的。哲学家张世英、美学家宗白华,尤其是敦煌大家樊锦诗,顾春芳的解读侃侃道来,情真意切,在世人面前树立起伟大女性的光辉形象。英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是冷漠无情的工作狂。当我读到书中说:“2019年大年三十,我知道樊老师一个人在敦煌过,没有彭老师在一起过年,一定很孤单,我给她去了电话,她告诉我她把老彭的照片放在餐桌前,她和老彭一起吃了年夜饭,她对老彭说:‘老彭,今儿晚上就我们俩过春节,一起看春晚。’”不禁热泪盈眶。一个坚守敦煌一辈子的功臣,如此度过大年夜,确实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顾春芳读懂了樊锦诗,她写道:“人生的幸福在哪里?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促成他所有信念、爱好和行为的那个根本性力量,他就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可以用“守一不移”四个字概括樊锦诗的一生。莫高窟的保护就是她确证自己存在的最好方式和全部目的。“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我心归处是敦煌。”何等高尚的人生境界!

本书中所有的文章,都贯穿着中国美学精神:在艺术的世界里寻找至真至美的心灵,验证美的胸襟,从而探求艺术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张仲年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