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第医线 > 正文

开学长胖校服“缩水”、BMI逼近50……什么绊住了孩子的减肥之路?|第医线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左妍     2024-09-03 06:05 | |

  开学了,10岁男孩贝贝发现校服“缩水”了,一称体重,暑假猛长了10斤。“孩子太胖,不仅会影响身高和发育,也会为成年后埋下健康隐患。”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罗飞宏教授告诉记者。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体重管理成热门话题。这个暑假,复旦儿科医院肥胖超重患儿数量急剧增多,其中最胖的小朋友,BMI指数逼近50!

图说:裴医生在为肥胖患儿做检查 来源/王炬亮 摄(下同)

  现象:小胖墩越来越多了

  14岁的妞妞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肥胖MDT门诊复查,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裴舟通过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高兴地告诉妞妞父母,孩子已经脱掉了“肥胖”的帽子。

  去年初次就诊时,妞妞就被发现合并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并发症。她的体重达到140多斤,脖子发黑,走路喘气,毫无青春期少女的活力。“如果不减肥,孩子会有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裴医生说。

  经多学科会诊,营养师给妞妞制定了饮食计划,内分泌科给她用药调整血糖,中医科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协助她减重。“妞妞家人非常配合,妈妈每周出一张菜单,严格按照营养师要求搭配营养餐,既营养丰富又不重样,同时热卡也严格限制,爸爸也坚持每天带着孩子运动。”裴医生十分赞许妞妞爸妈的做法,一年时间里,她的体重就下降了20千克,这次检查,她已经完全脱离了肥胖的范围,血糖在不用药的情况下也达到了正常范围。

  裴医生见到了太多肥胖患儿。通过观察身边的孩子,她也明显的感觉到,“小胖墩”越来越多了。一组数据印证了她的感受:《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0%。

  目前,复旦儿科医院每周六已经开设了肥胖MDT门诊,通过发挥西医、中医和营养专科的组合优势,为“小胖墩”们提供营养膳食调整、运动建议等个性化中西医结合减重方案,帮助他们科学减肥。

  危害:肥胖影响全身健康

  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能配合孩子减肥。有的家长认为,没出现肥胖的并发症,各种检查都是正常的,还不需要控制体重;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在长身体,限制饮食会长不高……“胖就胖一点,只要不影响健康就行了。”这是裴医生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但是,肥胖就是一种病,并不存在“健康的胖”。

  儿童肥胖不仅会影响器官功能、身体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还会引起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性早熟、睡眠呼吸暂停、哮喘等。有的肥胖孩子颈部、腋下等皮肤褶皱处可看到黑棘皮症,这就提示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到一定程度就会诱发糖尿病的发生。肥胖还会降低儿童青少年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引发情绪问题。

  肥胖患者中,95%为单纯性肥胖,主要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5%的肥胖为继发性肥胖,与内分泌代谢病、遗传综合征有关。除了遗传,目前肥胖儿童主要的问题更在于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和缺乏运动等,比如经常吃高脂肪、高糖、高热卡的食物,过度依赖快餐外卖、爱喝碳酸饮料、经常不吃早餐或暴饮暴食等。

  难点:减肥成功与否取决于家长

  “现在大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肥胖的严重性,也积极带小朋友来医院就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孩子减肥成功的关键在于家长的决心。”她说,如果家长能够以身作则,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孩子也会无形中模仿这些行为。其次,家长需要在孩子的减肥过程中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减肥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需要家长的陪伴和鼓励来一起克服这些挑战。

  “我们在看肥胖门诊的过程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通过初步交流,就能大概判断这个孩子能不能减重成功。”裴医生讲到,有一个女孩BMI已经35,属重度肥胖,同时还存在一些并发症,医生们语重心长地跟妈妈交代,如果再不控制体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可是,当医生强调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的时候,妈妈就开始说泄气话,认为女儿肯定做不到,而且自己平时工作很忙,没法天天盯着,这种消极的想法也给了孩子不可能成功的心理暗示。这种家庭环境下,减肥是很难成功的。

  裴舟见过的家长也是五花八门的。比如,有的家长拒绝任何治疗手段,包括中药西药;有的家长则非常激进,要求医生“下猛药”——饮食节制更严苛,这不许吃、那不许吃。“但是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减肥也并非一蹴而就的,刚开始减肥,可以按照制定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慢慢适应,做到了再去设定下一个小目标。”裴舟说。

  上周,一个妈妈来了之后就问,能不能直接给孩子做减重手术?这让医生大跌眼镜。“之前做过什么减肥治疗吗?”医生问,妈妈说并没有,只是上网刷到很多人通过减重手术瘦下来。在她的理解里,减重手术能够快速减重,而且一劳永逸。“我们告诉她,减重手术是在其他手段无法控制的严重肥胖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才会采取的措施,而且术后如果不能控制饮食、保持运动,体重会反弹的。最后,通过耐心的宣教,妈妈接受了建议,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

  方法:孩子减肥和成人完全不同

  在复旦儿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罗飞宏看来,肥胖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这关乎个人健康,也是影响社会经济负担的民生问题。“体重管理年”的提出,是为了倡导和推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的意识,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

  家长逐渐意识到儿童肥胖的危害,但是,面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家长还存在知识不够的“短板”。罗飞宏提醒,由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对于肥胖儿童,家长最好在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很多家长把网络上的一些减肥方法简单应用在儿童身上,是非常危险的。儿童和成人减肥有很大区别,儿童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正常的生长,而成人的减重方法主要是通过限制热量摄入。儿童减肥的同时不能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一定要做到饮食均衡,保证充足营养。

  不过,当生活方式干预对体重改善疗效不好时,也可以考虑联合药物治疗。目前,国内没有任何药物被批准用于儿童减重,但对于临床诊断存在胰岛素抵抗或糖耐量异常的10岁以上的肥胖儿童,可以采用二甲双胍进行辅助治疗。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