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新民艺评 > 正文

新民艺评|高博文:泉边有荫蔚,英灵自有风——纪念苏似荫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高博文     编辑:江妍     2024-09-12 14:16 | |

在上海评弹团七十余年的历程中,名家辈出、精品迭现。除了流派创始人等名流大家,有一批中坚力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亦格外令人瞩目,苏似荫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1953年加入了当时的上海人民评弹团(今上海评弹团),在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传承并创造了诸多至今仍让观众回味赞誉的艺术经典。特别是他的说表技艺和人物塑造,在整个评弹界被称为一绝,一直为观众所津津乐道。惜乎先生花甲刚过即不幸离去,否则评弹的宝库中一定会有更多他的建树和成果。

图说:苏似荫

余生也晚,当面得以聆听苏先生的演出也就仅仅一次。记得是1984年的夏天,为祝贺当时的评弹界青年汇演,他和江文兰老师周日上午在虹口区红星书场专门示范了一回《玉蜻蜓·关亡》,这回书是他们两位的拿手杰作,尤其是他演的“关亡婆”,做工老到、阴功绝倒,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待1987年9月我们入团学习的时候,他已故去一年了,虽然没有能再次见到他并聆听他的教诲,但是在团里,他的名字却始终会被提起,他的艺术造诣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直是上海评弹团整体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似荫先生是王柏荫先生的大弟子,又多年追随师祖蒋月泉学习并拼档合作,他对长篇弹词《玉蜻蜓》的继承和完善发扬是有巨大贡献的。我们所熟识的《智贞探儿》《双喜临门》《庵堂风波》等回目的文本形成和舞台呈现,无不倾注了他和江文兰老师的智慧和心血。在同道和观众的眼里“苏江档”的《玉蜻蜓》是品牌,更是艺术享受的保证。苏先生故去之后,江文兰老师开始着重于教学研究,记得她在教授我们《玉蜻蜓》中的《沈方哭更》一折时,忆及与苏先生的排书情景时,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图说:苏似荫(右)与蒋月泉合作演出《玉蜻蜓·骗上辕门》

除了对传统书目的继承整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似荫先生在现代作品的创作和演出实践中也展现了非凡的创演才能。长篇弹词《夺印》和中篇评弹《冲山之围》(后改名《芦苇青青》)等,他都是作者之一并参加了演出。陆雁华老师还曾经说起过一件趣事,苏先生在《芦苇青青》中起了一个伪保长的角色,人物刻画十分生动,把汉奸走狗媚态丑态演得入骨到位而且不会脸谱化,当时是在仙乐书场驻场演出,连演连满。团里很多青年演员都是苏先生的“粉丝”,每当这回书上场前,大家就集合赶去书场,看他在这回书里的表演,连看了好多天而乐此不疲。苏先生的精湛表演赢得了业界和观众的充分认可和喜爱,所以当时很多中篇的演出阵容里都有他的名字,如《林冲》《厅堂夺子》《大生堂》《白求恩》《白毛女》《罗汉钱》《海上英雄》等。另外,他在短篇弹词的创演中也有其独特的风格,比如根据花鼓戏改编的《打铜锣》和反映苏南地区农村生活的《营业时间》,这两个作品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经典。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先生意气风发,先后在《假婿乘龙》《暖锅为媒》等中篇里有出色的表演,数次赴港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特别是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生活的中篇评弹《颠倒主仆》中的表演,至今仍让人难忘。

图说:蒋月泉书坛生涯50周年纪念演出,苏似荫(左一)与蒋月泉、王柏荫、秦建国、顾建华合影

苏先生是一位极富才华的艺术家,他最可贵的是他的执着和用功。在老一辈艺术家和他的同辈的眼里,“苏江档”的研讨剧本和排练的“苛刻”是出了名的,然而他们并不是死说书,而是熟能生巧,充分的把语言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演绎功能丰富到了惟妙惟肖,说与唱浑为一体。特别令人敬佩的是,当时包括苏先生在内的好几位演员的家都不在上海,他们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在苏州、常熟的家,父母、子女均由家人照顾,自己安心蜗居在上海狭小的单位宿舍中,钻研艺术、尽心奉献而毫无怨言,为评弹事业为上海评弹团的传承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每念及此,深深地觉得他们是丰碑、是楷模,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的榜样!

今年是苏似荫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作为他的晚辈,也是他忠实的粉丝,深切缅怀这位杰出的评弹艺术家,他的艺术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评弹史上,我们也将永远铭记他对上海评弹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高博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