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新民艺评 > 正文

新民艺评丨茅亦铭:两位“阿甫”跨时空对话牵出的一段音乐往事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茅亦铭     编辑:沈毓烨     2024-09-16 11:04 | |


上海,英雄之城、光荣之城,长期浸润在红色音符中,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此唱响。这是一场特殊而又特别的音乐会,夏末的上海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的祖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和上海这座城市有着诸多不解之缘——作为“中国通”的他,曾在上海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进行管弦乐配器;曾担任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上海工部局乐队的客席指挥。如今,大卫·阿甫夏洛穆夫回到祖父曾经工作过的故里,执棒祖父曾经执棒过的交响乐团,共同奉献一场极具纪念意义的音乐会,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这场“隔空对话”的音乐会里,大卫与祖父阿隆跨时空“相遇”,上下半场接连呈现祖父三部力作:《北平胡同》《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交响曲》。上半场的两部作品都曾由梅百器指挥上海工部局乐队首演,首先登场亮相的是交响素描《北平胡同》,这部作品相信很多中国爱乐者都不会陌生,2017年的时候,余隆总监亲率上海交响乐团,带着这部作品赴欧洲巡演。这部作品“中西合璧”充满中国元素,描绘了阿隆对古老而悠久的北京城的追忆和想象,上交乐队伴随着大卫的指挥,在层层递进的中国风味旋律中,不断穿插着京剧、胡同叫卖声、熙熙攘攘的街区声等北京城特有的声音,观众仿佛在这场时空穿梭中,又回到了当年的北平胡同里。

阿隆•阿甫夏洛穆夫的《小提琴协奏曲》当晚由上交95后首席柳鸣担当独奏,该作品于1937年夏写于“四马路菜场”(现今的人民广场福州路),当时那里是上海工部局乐队的排练场地,而阿隆则恰好是工部局图书馆的馆长。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作于他的《钢琴协奏曲》之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有着相同的古典式布局,同时充斥着众多中国元素,小提琴独有的抒情性,将这部作品的中国风味打造得更为纯粹和天然,和《钢琴协奏曲》相比,少了些戏剧化的冲突,多了些情感上的共鸣。柳鸣在演奏中真情流露,与乐队配合娴熟,将阿隆的内心独白进行了原汁原味重现,令人为之动容。

下半场呈现的阿隆·阿甫夏洛穆夫《第二交响曲》,其创作与首演都是在遥远的美利坚,当时的阿隆已移居美国,但依旧忘却不了在上海生活的美好时光。《第二交响曲》相比之前同体裁的作品又有了新的变化和提升,这部交响曲非常值得一听,凝结着他心怀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用音符描绘出了上世纪30、40年代上海由黑暗走向光明的岁月,意境恢弘、色彩清晰,一气呵成!钹、镲、锣、鼓、响木等中国特色打击乐器的加入,令这部作品的配器更为丰富。

穿越一个多世纪,跨越两代人,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与孙子大卫·阿甫夏洛穆夫一生都钟爱中国文化,阿隆将欧洲的音乐技巧与民族音乐素材结合在一起,将中国元素的音乐作品介绍到了世界,他也是第一位将《义勇军进行曲》进行管弦乐配器的作曲家,还担任了当时的红色电影《风云儿女》音乐录音的合唱和乐队指挥,与当时的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1935年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正式公映,片中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当时国人抗日救亡的热情,并最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音乐可以跨越时空、跨越语言;音乐拥有着跨越时代的治愈力和影响力。两位“阿甫”跨越时空的界限,在上海再一次“相遇”,这份感动触达着每一个渴望被理解和抚慰的心灵,激励着上交乐手、鼓舞着上海的爱乐者,与这座爱乐之城一同感受时代的脉搏,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茅亦铭)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