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渡路是鲁迅公园对面一条很小的马路,从四川北路通往东江湾路,不到300米长,仅五六米宽,两旁都是老弄堂。
第11个烈士纪念日到来前夕,66岁的吴德胜走进黄渡路107弄,在15号前停下脚步。15号所在的这排荷兰式联排花园别墅已有八九十年历史,经过修整后,红色清水砖墙配着灰色水泥拉毛,尖顶、券窗、雕花铁门,线条优美,雅致大方。
这里是李白烈士故居。一群年轻人在门口等待着入内参观,阳光透过旁边珊瑚树茂密的枝叶,洒在他们生气勃勃的脸上。41年来,吴德胜来这里的次数已无法计算,对于这幢房子的一砖一瓦、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的摆放和更换,可能比自己家还熟悉。
图说:吴德胜向年轻人介绍李白烈士故居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下同)
他记得,第一次来这里,也是一个秋日。那时候,弄堂里非常安静。
一 寻找烈士故居
那是1983年11月4日,吴德胜25岁,他是共青团虹口区委宣传部部长。
此前,在区里的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到了虹口还有许多革命历史遗址没有被发掘和利用,如中共“四大”召开地、李白烈士最后居住工作及被捕地等等。吴德胜心里一下子不平静了。他从小特别喜欢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最难忘的是影片最后,李侠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通过电码向延安的战友告别:“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没想到从小崇拜的英雄战斗的地方就在自己身边!吴德胜自告奋勇寻找李白烈士故居,得到了团区委和区文化局的支持。很快,通过居委会及派出所的帮助,他找到了李白烈士的遗孀裘慧英。
裘慧英时年66岁,住在四平路邮电新村的一间老式公房里。11月3日,当吴德胜走进她家门时,这位和蔼可亲的邻家妈妈正在打毛衣。她留着齐耳短发,衣着朴素。吴德胜问:“您是李白烈士的妻子吗?”裘慧英点点头,激动地说:“你们年轻人还记得李白同志?这是对烈士最大的告慰,也是对我们家属最大的安慰!”
裘慧英从抽屉里翻出一个红布包,里面是李白牺牲前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落款是他的最后一个化名“静安”。这封信现在陈列在李白故居纪念馆。讲到李白被捕后她亲眼见到他受酷刑的情景以及上海解放后辗转多地才找到李白的遗体时,裘慧英不禁流下了眼泪。吴德胜忍不住脱口而出:“裘妈妈!”
临走前,裘慧英拿出她和李白的合影照片,在背面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吴德胜同志留念”几个字。裘慧英告诉他,她和李白从事地下工作的地方在黄渡路,并和他约好第二天上午前去寻访。
图说:裘慧英送给吴德胜的与李白的合影照(翻拍)
虽然在虹口区长大,但当时的吴德胜也是第一次听说这条路。第二天上午,裘慧英早早地就在那里等着他了。她熟悉地走上三楼,给他讲述30多年前在这里居住的情形,她还说,楼里共住着三户人家,虽然平时是不相干的,但其实都是党内同志,敌人来抓捕的紧急时刻,她把孩子送到了楼下邻居手中。
爬上李白收发报的小阁楼,只有三四平方米,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直不起腰来,更何况是李白这个近一米八的大个子!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李白每天深夜工作,夏天闷热难当,裘慧英就在一旁为他打扇。这个小阁楼联系的那一头,是当时党中央的所在地延安。
吴德胜被深深打动了。更让他感动的是,居民告诉他,裘阿姨昨天晚上就来过了,说“明天上午区政府有同志要来,请留下一人开门”。要知道,裘慧英住的地方到这里没有公交车,来回步行要三小时。
二 建起纪念馆
故居找到了!1984年5月27日上海解放35周年之际,虹口团区委为李白烈士故居挂上了简易木牌。大家自力更生,房管所的团员做了一块60厘米长的木板,漆上白漆,书法爱好者王九华写上了“李白烈士故居”六个大字。随后,区里青少年自发捐款,你1元、我5角,募得4000多元,制作了故居铜牌和李白浮雕,于1985年5月28日挂在了故居大门两旁,直到现在铜牌和浮雕仍在。吴德胜因此获评1984年度虹口区“优秀共产党员”,被区政府记大功一次。
1985年11月,李白烈士故居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建设纪念馆,在虹口区政府牵头下,吴德胜先后联系了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分别得到了时任局长丁升烈、徐志超的大力支持。他至今记得丁升烈的话:“李白烈士是我们隐蔽战线的老前辈,为他建立纪念馆,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后来,三家单位联合出资动迁了15号的三户居民。1987年5月,李白烈士故居纪念馆落成,陈云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挂在弄口。开馆前,吴德胜还特地前往孙道临家,邀请这位银幕上的“李白”前来参加开馆仪式。孙道临欣然答应。
“这个箱子是李白烈士用过的。这个小板凳,这么矮,他就是坐在上面发报的。这件夹克衫他生前没怎么穿过,现在看来还挺时髦的……”上周,吴德胜带着记者再次来到纪念馆,对一件件物品如数家珍。为建纪念馆,裘慧英捐出了烈士全部遗物和家中的家具。家具、物品的陈列方式也按照她的描述,和李白在世时一样。
30多年来,李白烈士故居经过几次修缮,藏品和展陈方式也在不断丰富。“这个电台不是原物,是三年前热心市民捐赠的一台李白烈士同时期的八路军电台!”吴德胜说。2021年完成的这次修缮,在二楼还增设了发报互动体验区,两台发报机对面的墙上印着数字1至9的摩斯密码,输入“1949”,即可完成上海向延安发送电报的任务;按下对应的发报按钮,还可以观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里的中国》等视频……
让吴德胜骄傲的是,这个仅130余平方米的纪念馆可以说是沪上面积最小的革命纪念馆,也入选了上海十大革命纪念馆(2021年公布),排名第八。
吴德胜第一次见到李白故居时,就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这里离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直线距离200米左右,电影《战上海》中响起那一声“汤司令到”的会议室窗口下正是黄渡路。李白和裘慧英真可谓“战斗在敌人的心脏”!
三 名誉馆长
从意气风发的团干部到街道干部,再到虹口区住宅公司副总经理,吴德胜的工作岗位变动了好几次,直至2018年退休。从青春年少到两鬓飞霜,吴德胜守护烈士故居的初心从未改变,他和烈士家人的情缘越来越深,宣讲烈士事迹的信心越来越坚定。
图说:吴德胜宣讲烈士事迹 受访者供图
吴德胜和裘慧英是忘年交,他是她家的常客,还经常陪同她出去作报告、走访革命家庭。他记得,裘慧英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困难向他求助过,但对李白烈士家乡湖南浏阳来的人特别关心。有一次,李白家乡有几位同志来沪参加纪念活动,她问吴德胜:“李白老家的人很困难,他们生活条件很差,组织上能不能给他们一人买一件白衬衫?”吴德胜替她向有关部门反映后,完成了她的心愿。1992年,裘慧英因病去世,享年75岁。
吴德胜和烈士的儿子李恒胜也是多年的朋友。李恒胜出生于1945年底,“恒胜”之名,是父亲取“抗日战争胜利”之意。虽然李恒胜比吴德胜大一轮,但吴德胜总是叫他“小李”。因为早先吴德胜去他家时,裘慧英总会叫儿子“小李”和儿媳为他倒茶,吴德胜也跟着老人叫他“小李”。李恒胜常给吴德胜打电话,讲述他所在的“百老讲师团”出去讲课的情形。吴德胜写关于李白烈士的文章时,也会向他请教。
2015年6月8日,李恒胜去世了。当晚,吴德胜忍着悲痛写下了《小李,请走好》的文章。现在,烈士的孙子李立立也成了他的好朋友,前不久,他们还一起到中央电视台参加了《国家荣光》节目的录制,讲述烈士的家国情怀。
李白故居纪念馆馆长何瑛介绍说,纪念馆先后有三任名誉馆长,分别是裘慧英、李恒胜和吴德胜。吴德胜于2014年被聘为纪念馆的顾问,2015年担任名誉馆长。开馆30多年来,已接待参观者80多万人次。
图说:吴德胜在纪念馆为市民讲解李白的故事
近年来,黄渡路不再寂寂无名。随着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火爆、今年同名舞剧电影的上映,走进107弄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想看一看那电波发出的地方,感受那穿越70多年风雨的爱与信念。
上海歌舞团为排演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也经常来纪念馆采风,吴德胜给舞剧创作提供了许多生动素材。比如裘慧英进门会拿起门口的小扫帚,假装扫地,实际上是回头看看身后有没有跟着“尾巴”,这是她做地下工作时养成的习惯。这些细节,都是吴德胜与裘妈妈相处时观察到的,后来也成了主演朱洁静着重练习的舞蹈动作。
吴德胜说,尽管2009年李白入选100位“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但仍有人不了解他,甚至有人问:李白是烈士吗?不是唐朝大诗人吗?为此,他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走访老革命后人,挖掘到了更多的史料,写了不少文章,成了“李白专家”。
近五年来,吴德胜已在各地宣讲李白烈士的事迹近200场。一次他锁骨骨折,但已答应参加全国红色电影展映活动的演讲,他就在打了石膏的第八天,让女儿买了一件特大号衬衣,穿上后如期前去演讲。2021年,吴德胜获评“上海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吴德胜宣讲时,台下听众人数最多的一场是在郑州战略支援部队工程技术学院,500位官兵;听众最少的是在江湾镇街道的一个居委会,只有9位居民,但他照样讲得激情洋溢。“就像朱洁静说的,跳《电波》,永远是第一次;我讲李白烈士,也永远是第一次。”他说。
四 追寻“从未谋面的战友”
是什么力量让吴德胜坚持不懈追寻烈士的足迹,并且用了半生来守护?
答案就藏在他的青年时代。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1977年,我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海防前线战斗了整整五年,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一生追的星,是帽徽上的五角星。”
吴德胜从小向往成为一名军人。1976年底,中学毕业的他报名参军,不料体检时体重却差了1斤半(100斤达标)。他苦苦恳求医生让自己圆军人梦,医生同意他3天后再来复查。于是,三天里他拼命吃拼命喝,复查那天站到秤上终于体重达标。1977年1月,吴德胜在海军福建前线的“海上猛虎艇”上成了一名雷达兵。
图说:吴德胜曾是海军战士 受访者供图
雷达兵的工作是在2平方米的闷热狭小空间里进行观测和导航,海上涌浪带来的剧烈颠簸,加上电子设备散发的刺鼻气味,让吴德胜常常一边呕吐,一边观测雷达屏幕,并将信息通过一根铜管向顶层的艇长报告,每次长达5到8小时。他后来当上了雷达班长,在一次执行反特任务中,以娴熟的技术抓住了目标,还上了《福建日报》。
近5年的军旅生涯中,吴德胜共获得8次嘉奖。艇长经常对新兵说:“你们都要像吴德胜那样!”其间,为了准备上前线,他甚至还写下过遗书。
吴德胜身上,流淌着军人的血。直到现在,他最喜欢唱的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当兵的人》。“我参军的时候是19岁,和李白参军的年龄一样。”吴德胜发现了这一巧合。在他心里,生命定格在39岁的李白烈士,是“从未谋面的战友”。41年追寻,追寻的是舍生忘死的英雄足迹;半生守护,守护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精神价值。
黄渡路,那几棵珊瑚树绿荫如盖,郁郁葱葱。
新民晚报记者 邵宁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