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 侨梁 > 正文

传播中医文化,让中医药在瑞典生根开花 ——一名北欧华人的拳拳爱国心

来源:综合     作者:综合     编辑:梅璎迪     2024-10-10 10:56 |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球的中华儿女纷纷送上祝福。作为50年代出生的人,迁居瑞典的华人宗金波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2019年宗金波65岁时,还作为瑞典华人华侨代表出席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盛典,在天安门亲眼目睹了国庆大阅兵,并参加了现场联欢的庆祝活动。这些,成为他一生难得的经历和记忆。

宗金波参过军,当过医生。中国改革开放的前20年,他在中国打拼,创办了自己的中医诊所和医院;后20年,他出国打拼,致力于推广中国中医药在北欧落地开花。如今,在宗金波和大批瑞典中医工作者努力下成立的瑞典中华中医药学会,已成为传播中医文化、激励瑞典中医界人士发展中医事业的重要力量。    


只身闯荡瑞典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宗金波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一头扎进医院向“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迈进,而是过起了“半下海”式的生活:医院正常上班之余,他还为街道开办的诊所服务。在当时,很多人不能理解他的这种做法。更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是在1993年,他拿出全部积蓄,投资创办了一家正式的特色私人医院——天津枫叶正红门诊(医院)。很快,这家医院就成了当时颇受中老年患者欢迎的老人医院。

5年后,事业发展达到顶峰的宗金波又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到瑞典去发展中医!宗金波带上全部家当只身奔赴瑞典,开始了异国行医生涯。“我当时想,只要努力和付出,肯定能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宗金波回忆说,当年瑞典的发展程度比较高,也有医疗保障,但是这个国家相对比较保守,他们对其他国家的医学,尤其是中国医学知之甚少。中医要在瑞典立足,困难重重。一个曾经的医院院长、中医专家,在瑞典每天面对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诊所和寥寥无几、将信将疑的几个患者,实在感到沮丧。“当时看一个病人要做一个多小时的解释工作,真的是难啊!不过我没有灰心,我们要走出去。”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宗金波没有放弃。他经常到一些疾病中心、健康大会去开讲座,到人多的地区发广告,开办中医教学和培训班。几年间,他走过了瑞典的大城市和小乡村,让更多当地民众亲眼见证中医药在治疗疾病上的效果。宗金波的诊所从瑞典南部十几平方的狭隘诊室开始,经过几年不懈奋斗,2005年8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建起了“北欧第一家中医院”。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官员也出席了开诊典礼。从此,中药能摆在医院的大厅里公开销售了,病人也逐渐增加。经过两年运营,2007年8月1日,宗金波成立了瑞典中国中医药集团,集中医院、教学、中药公司、中医药研究于一体,闯出了一条中国医药在海外发展的路子。

他的信心来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医学,从南部小城隆德12平方米的小诊所起步,短短几年间宗金波便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了北欧首家中医医院——百强中医院。

图说:宗金波在瑞典为当地民众看诊

中医药的神奇力量让瑞典人折服

瑞典是全民公费医疗的国家,又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来中医院看病的人大多都经过多次西医治疗,疗效不佳甚或无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一位因车祸造成颈椎甩鞭性损伤多年的患者,颈部完全不能动,已经坐了3年轮椅,每天靠吃32片强力止痛药维持,因为承受不了痛苦折磨曾多次轻生未遂。在朋友的介绍下,她从300公里以外的城市赶来医治,宗金波带着他的团队采用针灸、按摩和服用中药方法,经过3周的治疗,病人病情极大缓解。出院时,她甚至能自己开车回家。她他回到家乡,人们都惊呆了,瑞典记者也闻讯赶来,采写了《神奇的中国针灸》长篇报道,轰动周边几个城市。

“我们治愈的各种疑难病患者不计其数,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中国医生在欧洲人心中的位置。”宗金波说,这样的神奇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现在,中医药在瑞典、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是处于升温的趋势,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现在仅在瑞典的中医诊所,斯德哥尔摩就有百家以上,其他小城市数量更多。中医已经被国外的百姓认为是可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医疗手段了。

图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盛典,宗金波亲眼目睹了天安门前的国庆大阅兵

出钱出力创办华文媒体

为了服务和宣传北欧华人,加强北欧华人与祖国的联系,2010年4月10日瑞典华人总会成立了北欧华人报社。经相关机构推举,宗金波出任北欧华人报社社长、总编辑。时任中国驻瑞典大使陈明明出席了成立大会。同年8月1日报社开通了“北欧华人网”,2011年1月1日,《北欧华人报》正式创刊。

宗金波说,当时,瑞典华人总会刚成立不久,还没什么经费来源。一无资金,二无人力,更关键的是他自己也从来没做过媒体工作,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份重任。“没有钱,我自己出钱,没有人才,我从头学起,并到处挖掘人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白天没时间就利用夜间工作。”

宗金波学会了编辑、排版、网页设计。人手不够,他拉妻子、孩子全家人齐上阵,硬是白手起家,把北欧华人报办成一份有相当影响力的华文媒体,并跻身世界华文主流媒体行列。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宗金波率团队在北京成立了北欧国际新闻中心,及时报道大会新闻和各界反应。

多年来,北欧华人报的新闻报道与言论始终坚持与祖国保持一致,宣传报道北欧与中国友好交往和正能量,发出中国的声音,讲好中国的故事。得到了中国各界和北欧华人的认可。2017年10月,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刚到任不久,就在大使馆接受了《北欧华人报》等三家华文媒体的集体采访。

虽然身在国外,但70多年来宗金波的“中国心”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祖国的怀抱。今年国庆,北欧华人报社、北欧国际新闻中心在线上举办了一场文艺大联欢,用文艺演出向祖国献礼,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新民晚报综合北欧华人网、中国侨网、海外网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