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晨读 > 正文

晨读 | 周春梅:格子间里的卡夫卡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周春梅     编辑:史佳林     2024-10-16 07:00 | |

  每个卡夫卡都是真实的,我们由此看到人的多面性。

  查资料时,读到这样一首诗:“小小的灵魂,在舞中跃动,把头伸进温暖的空气,把脚从闪光的草里抬起,风吹过,草轻摇。”如果隐去作者的名字,我会以为这是我钟爱的狄金森、金子美铃、玛丽·奥利弗这类诗人的一首可爱的小诗。答案如此出人意料,是写出《变形记》那样的小说的卡夫卡。还有他在笔记本上随手记下的这样的文字:“我的耳廓自我感觉清新,粗糙,凉爽,多汁,犹如一片叶子。”也充满了一种明亮的诗意,与我们熟悉的那个纠结暗黑的卡夫卡迥然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卡夫卡拿到法学博士学位后,成为一家工伤事故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为人谦虚低调,从不八卦同事;工作认真负责,能力出众,公函写作、与企业主谈判等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深得上司信任。在1912年,他还发明了一款便捷安全帽,大大降低了波希米亚地区工人的工伤死亡率。而在相熟的社交小圈子里,他热情活泼,富有幽默感,给朋友带来许多温暖和欢笑。

  哪一个卡夫卡才是真实的呢?答案并不重要。也可以这样回答:每个卡夫卡都是真实的。我们由此看到人的多面性,看到一个人可以通过“地洞”中西西弗斯推石上山般的写作,让他深藏于内心、不为人所知的巨大不安——现代人共同的困境与痛苦,变成一篇篇非凡的小说,直到今日,还直指我们生活中许多荒诞而富有象征意味与警醒意义的时刻——有译者称之为“卡夫卡时刻”。个人的生命体验,通过他深夜里艰苦的劳作,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杰作,表达出人类共通的痛楚。他的那些晦暗幽深的小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如金子美铃的诗一般,“向着明亮那方”,最终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抹纯正的光明。

  写到这里,我想起办公室坐在我隔壁的那位同事。他每天埋头工作,有时候抬起头来,遇见我的目光,就给我一个明亮的微笑。他会不会也是一位隐藏在格子间里的卡夫卡?(周春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