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侬好上海 > 天气 > 正文

丹丹看天气|冷空气抵沪 上海气温一路下滑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裘颖琼     2024-10-19 12:30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昨夜今晨,冷空气抵达申城,北风呼啸,秋雨萧瑟。今天白天,本市气温“满30减10”,直接从昨天150年余来的“同期最热”31.3℃断崖式下跌,一路跌至20℃以下,而且,在冷空气的影响下,白天气温是一路倒挂的,最高气温出现了在早上,在21℃左右,晚间气温会跌至17℃。在冷空气影响下,申城的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持续高挂。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周日本市风力将有所减小,气温预计仍在16~22℃之间,体感有点凉。到了下周一,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上海天气转好,气温回升,最高气温会升至26℃。但是,秋天冷空气活动日益频繁,又一股冷空气下周二“送达”,届时,气温将小幅下跌,同时伴有短时阵雨。下周中后期,许久不见的晴天将回归申城,气温会维持在15~24℃之间,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再次上线。

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天通过适当的凉爽刺激,有助于提高人体耐寒力,为进入寒冬做好准备。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温有所差别,北方秋凉来得早,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添衣,而南方的秋凉相对来得晚,所以不必过早、过快的添衣,可以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不过,气象专家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秋冻,采取科学的秋冻方法至关重要。心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胃肠道疾病患者,以及老幼、体弱者等就是不适合秋冻的人群。对于健康体魄的人群来说,也不是一味地受冻,当最高气温降到20℃以下时,需要适当增加衣物。加衣原则是逐步添加,让身体对寒冷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与此同时,要特别注意头颈部、背部、腹部、足部的保暖。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