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重阳节,金秋十月爱老月。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10月13日上午,上海缘梦之家为老志愿者服务社(以下简称“缘梦之家”)所属上海杉达学院公益服务志愿者队一行,走进打浦桥街道长者照护之家,为这里的老人们,送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敬老节庆祝活动。
活动当天,有两位老人恰逢生日,志愿者们精心为秦文和罗筠竹奶奶准备了生日蛋糕,送到两位老人面前,插上并点燃蜡烛。老人们一同吹灭蜡烛,并一同切下了第一刀蛋糕,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人们表示,这是他们多年来度过的最难忘、最温馨的一个生日……“缘梦之家”自成立以来,十多年如一日,带领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子学雷锋、做雷锋,服务劳模和老人们,为他们带来温暖带来笑容。累计6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2万小时,服务社获得了上海青年为老志愿服务“金晖行动”十佳团队等荣誉。
传承弘扬志愿精神
2012年冬天,服务社的发起人徐增,当时还是一名大一学生。高中同学QQ群里弹出一条到火车站做春运志愿者的报名链接,徐增马上报名,成为一名给旅客提供方便的火车站志愿者。由此,徐增和徐欧阳、曹二飞、黄晶等来自沪上多所高校的志愿者,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春运结束后,这群年轻人自发组建了一支高校志愿者社团,相约参与更多志愿服务。
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当代雷锋孙茂芳,和雷锋生前连长虞仁昌及社会各界有志青年共同倡议下,在共青团黄浦区委和共青团浦东新区花木社区街道工作委员会指导下,2013年7月1日,以这支高校志愿者社团为“班底”,社会组织上海缘梦之家志愿者服务社,分别在黄浦区和浦东新区成立,以雷锋精神内涵——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作为社团活动核心,深入开展上海青年为老志愿服务“金晖行动”等,先后实施了关爱劳模、关爱孤寡老人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
作为上海缘梦之家志愿者服务社理事长,徐增说,成立“缘梦之家”最初的想法,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希望像雷锋一样为社会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并没有想到自己毕业后,还能坚持这么多年,也没料到还有更多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像他们一样,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但没有告别志愿服务,反而进一步成为“缘梦之家”的中坚力量,推动志愿精神代代相传。
骨干志愿者薛涵哲是一名退役军人,如今在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任职。自2019年起,他便积极参与服务社的志愿活动,无论是在求学阶段还是步入工作岗位后,薛涵哲都是服务社的志愿者骨干。他积极与各大高校建立联系,成为志愿者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每逢活动日,带着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为长辈们带去欢笑与陪伴;活动中,与志愿者们一同用心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手把手教老人制作手工艺品;关注老人们的生日,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关爱。
骨干志愿者王辉虽然是2023年才加入服务社,但是早在2014年参加黄浦团区委、黄浦青志协的活动时,就与“缘梦之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在随后的十年间,在为老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毕业后,王辉进入上海燃气浦东销售公司工作,在2023年正式成为服务社的一员,除了利用周末和老人们见面,他还和唐嘉懿、顾嘉琪等志愿者一起,承担起服务社公众号的更新工作,通过及时总结、发布每一次为老服务情况,让服务社所有的志愿者们及时了解服务动态,并且通过广泛转发,吸引更多人一起关注社区为老服务。
为“敬老”事业出份力
随着服务社志愿者队伍的壮大,“缘梦之家”的服务范围,也从最初的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向黄浦区全部10个街道覆盖,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心理慰藉——每周走进敬老院或者长者照护中心,倾听老人的心声,为其提供心理支持情感陪伴,已经工作的志愿者骨干还轮流自费购买蛋糕,每月为老人过集体生日;文化娱乐——组织各类DIY手工课堂,帮助老人亲自动手完成作品,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健康关怀——有医学背景的志愿者在为老服务中,不定期为老人提供基础的医疗咨询;生活照料——帮助困难老人进行购物、配药、打扫卫生等帮助等。
在青年志愿者们的感染和带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服务当中,为“为老、敬老”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就读于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吴冯怡同学,虽然不是服务社的骨干志愿者,但是时常关注相关活动的预告,并且在课余时间参与服务,陪老人们做手工、过生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她感受到了无论黄发或是垂髫,每一条生命都渴望尊重与关爱。吴冯怡说:“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我深刻地理解了课堂中老师所教授的‘医乃仁术,医者仁心’的内涵,也坚定了今后在医学道路上上下而求索的决心。”
日积月累中,青年们与老人的情感越来越深厚。老人们每个月最大的期盼,就是见到这群充满活力和温暖的年轻人,而利用休息时间参与为老服务志愿者们,也因老人流露出的期盼和幸福,忘记了疲累,继续满怀热情投入下一次服务。
作为花木敬老院的院长,吴小旭见证了这十多年,“缘梦之家”为花木敬老院所做的一切。
带领院里的爷爷奶奶做手工,为他们表演节目、陪伴他们谈心……每年,“缘梦之家”都会在花木街道团工委的指导下,组织10余批志愿者来到花木敬老院,为这里的长者送来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中,有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杉达学院等高校的学生,还有各具专长的青年教师志愿者。不少学生毕业后仍然坚持前来参与志愿服务,已是一名社区医生的徐欧阳就是其中一位。
“与其说是我们在服务老人,不如说是志愿服务在润养我们,使我们更加体味人生的真谛,感怀人生的阅历。我的生命因此更有意义。”今年已经76岁的沈善德,从事志愿者服务也有10多年了,尽管已经一把年纪,但他仍坚持志愿服务,只要花木敬老院有活动,他就会前来帮忙拍照。他说他和院里的老人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就像家人一样,能够利用自己所长帮助院里,他很开心,他说,只要他还能走得动,就要把志愿服务坚持到底。
至今,“缘梦之家”共为花木敬老院组织120场高质量为老活动,20多所高校,30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我为人人”乐在其中
无论是双休日、节假日,还是在工作日的休息时间,“缘梦之家”的志愿者们都会出现在需要服务的老人们的身边,大家致力于“我为人人”,并乐在其中。
经常练习玻璃画制作等技术的志愿者徐欧阳,被大家赞誉道:“得益于陪伴老人做手工,欧阳可能是社区医生中最擅长做DIY的。”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做学生期间,徐欧阳就被服务社指派为敬老活动的负责人,成为社区医生后,他依然坚持每月带领高校学子、黄浦青年志愿者走进打浦桥街道长者之家,指导老人做手工、为老人表演节目、陪老人谈心。多肉小盆栽、贴纸画、押花扇、中草药防蚊虫香囊……随着服务次数的增加,徐欧阳不仅解锁的DIY技能越来越多,还收获了“2021年上海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骨干曹二飞,是服务社中最擅长和老人打交道的。他时常开车带着奶奶去看戏,直到把奶奶送回家、安置休息好。还陪同老人外出游览、就医等,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他是老人家的晚辈。从2013年起,服务社与乔叔叔、李阿姨两位独居老人结对,青年志愿者们定期送生活用品上门,缓解老人对子女的思念之情,教会老人使用手机等数码产品,为老人的生活带来温暖和欢笑。直至2020年两位老人相继离世,服务社累计看望孤老96次,参与志愿服务500余人次。
同为服务社发起人之一的黄晶,十多年来积极参与服务社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在校期间得知无偿献血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他每年悄悄地挽起袖管参加无偿献血。2018年,黄晶荣获“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奖五星奖”。
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志愿者王顾赟,举办MINI科普活动,帮助老人们识别网络上流传的健康养生知识。岳阳医院的钱宽经常给老人拍照,留下美好的瞬间。
徐增平时的本职工作也比较忙,但他把更多的业余时间投入到了为老服务中。“为了让我不耽误工作,同事们在排班时都是首先迁就我的时间,让我能有更多精力继续做志愿服务,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同事,我很喜欢。未来十年,与其做一个为自己谋利的‘人精’,我宁愿持续做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傻子’”。
2021年,服务社传承雷锋精神有了新探索。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以100周年为契机,开展“口述人生”项目,历时4个月,组织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杉达学院等5所大学100多名学生,通过走访南京路好八连第二任指导员王经文、抗美援朝二等功臣高承义、全国劳模陶依嘉、“双百人物”杨怀远、雷锋生前连长虞仁昌等,学习老前辈、老英雄身上的雷锋精神和红色故事,进一步坚定志愿信念。由大学生们撰写的材料和拍摄的影像汇总整理后,在“上海青年志愿者”公众号平台发布,并且汇编成书《感悟百年路奋进新时代》在当年9月出版,让学习成果惠及更多人,让雷锋精神和红色故事在更广范围传播。
足天✎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