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活动现场 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以“聚势而行,共话未来”为主题,“2024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产业发展大会”昨天下午在上海南翔召开。大会邀请来自海内外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斌致欢迎词,叶斌表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作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方产学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实现互利共赢。
大会上,上海嘉定区南翔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颂华代表南翔镇做产业推介。南翔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和创新活力的新型城镇。近年来,南翔镇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众多智能制造机器人、生物医药、游戏动漫等众多优质企业和人才在此扎根发展。
大会企业专题路演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全地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前景、人形机器人在日本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瓶颈、管道机器人在受限空间作业中的独特优势和广泛应用、建筑机器人在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中的支持、协作机器人在人机交互和智能决策方面的最新进展”等内容,共同探讨了智能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张丹分享了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关键进展,为行业内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启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马书根以《机器人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精彩 分析了机器人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活动现场,机器人应用与实践国际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马书根、日本大阪大学教授万伟伟、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大学教授 袁建军等业界专家代表上台,该委员会成立后,将通过多种渠道向全球范围内的相关人士传播本行业内信息,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实用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
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重大创新,也是集成度最高最为复杂精密的技术呈现。为了培养一批既懂智能制造又熟悉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活动中,iRIC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联创中心牵头与上海大学共同携手11家专业公司成立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创新合作联盟。以促进多方的专家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开展研发项目,分享技术经验和创新思路,推动人形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