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硕)中国企业出海时如何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下,有效应对文化差异、监管环境及法律等方面的挑战?如何选择合适的出海目的地及模式,实现合规经营与持续性发展?在日前举行的“毕马威2024大湾区年会”上,高质量出海成为讨论热点。
企业高质量出海是中国经济体量逐步升级的重要体现。经济体量越大,企业的实力越强,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能力也越高,同时又反向滋养中国国内企业与经济发展。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南区首席合伙人李嘉林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毕马威中国举办此次大湾区年会,意在汇聚各方智能,为中国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出海策略和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赋能,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更强的竞争力。
企业出海战略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扩张,更是一种高质量的国际化过程。在当前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高质量出海已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策略。高质量出海不仅涉及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管理经验以及品牌建设的全方位输出。会上,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香港区首席合伙人张颕娴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与鼓励企业“走出去”,为此提出推动产品创新、保障资金链运作、搭建交流平台、提供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出海”战略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因此,企业应积极响应“出海”战略的号召,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市场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长远角度来看,“出海”有助于中国经济更好地转型升级。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企业能够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作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毕马威中国《镜观·回响 中国企业出海洞察报告暨解码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制胜之道》(以下简称《报告》)在会上正式发布。该《报告》详细梳理总结了中国企业出海的最新趋势,尤其强调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过程中的独特优势。《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十二年保持增长,稳居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前三位。具体到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达到了1772.9亿美元,占全球总投资流量中的11.4%,显示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态势。同时,《报告》还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政策支持下的企业出海发展状况,包括打造服务平台、促进粤港澳企业抱团出海、打造供应链出海优势、以及鼓励跨境金融业务等多个方面。
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中国主管合伙人李瑶表示,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区成为大湾区企业出海的重要目标市场,不少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发展的机会。例如深圳前海计划把深圳的高新产业、香港现代服务业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优势强强联合,推动各地企业共同参与到经贸合作中。此外,作为互通市场,粤港澳大湾区能为出海企业提供融资及服务出口的平台。例如,香港政府支持内地出海企业利用香港的金融优势开展投融资活动。另外,广州、深圳等地区鼓励开展跨境双向投资、并购,让内地以及港澳地区的企业能顺利开展资金募集,提升国际竞争力。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