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10周年学术会议举办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循证护理强调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结合最佳证据、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偏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2024年11月2日至3日,第七届复旦循证护理论坛暨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20周年、上海市循证护理中心10周年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名循证方法学家、护理实践专家和一线护理人员齐聚一堂,围绕“实施循证护理促进健康发展”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患者指南》等5部临床护理指南和《循证护理:证据临床转化的理论与实践》等3部循证护理专著发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11家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应用基地揭牌。
如何利用多模态大数据更高效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为循证决策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依据?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护理问题判断和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提升护理服务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如何借助大语言模型提升证据传播、推动证据推广与应用?在“受益与风险:AI在循证护理中的应用”专题讨论上,众多专家学者表达观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张玉侠表示,无论是在患者指标的无感采集过程中,还是作为护士辅助决策的智慧助手,人工智能将在护理实践中发挥出跨时代意义的作用,但提升人工智能的“虚幻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罗旭飞博士提出,无论是护理实践人员还是循证方法学家,都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用更高效的方法整合更有时效性的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循证护理实践模式的创新突破,需要全球健康领域学者的共同智慧。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主任Zoe Jordan提出,构建全球证据综合社群是消除健康不公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美国纽约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吴蓓教授讲述了循证方法在促进老年口腔健康、降低认知障碍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来自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循证护理中心的专家,就新的健康挑战背景下循证如何引领护理实践变革,交流了各个国家的经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学者也分别从方法学进展和实践创新角度畅谈循证实践的未来发展。
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经过20年实践,构建了一套契合中国临床环境的科学证据体系,培育了大批具备循证思维的高级护理人才,促进护理质量和护理学科稳步提升。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主任胡雁教授表示,未来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证据综合、证据评价和证据传播中的数据集成和证据迭代更新,进一步探索循证健康照护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式,深化实施科学和改进科学范式与健康照护研究的交融,促进循证护理知识库和护理决策咨询平台建设,为高质量专科护理发展提供智慧支撑,推动全球健康视域和健康中国大背景下护理科学的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