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杨浦卷)》昨天首发。张龙摄(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昨天,由上海市档案局(馆)、杨浦区档案局(馆)联合编纂出版的《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杨浦卷)》在位于杨浦滨江的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首发。
杨浦滨江是近代上海乃至中国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曾经诞生过我国第一家自来水厂、第一家煤气厂、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仅存最大的滨江工业带”。这里是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之一,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启航”的红色印记。这里担负着上海教育事业发展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年来,杨浦滨江由昔日的“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成为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的实践地。上海市档案局(馆)和杨浦区档案局(馆)与有关高校档案馆以及杨浦区各单位通力合作,联合编撰出版《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系列丛书首卷本“杨浦卷”,用档案史料记录、呈现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成果,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
全书共有《萌发》《烽火》《新生》《蝶变——利民惠民的滨水岸线》《蝶变——“活”在滨江的百年工业遗产》《蝶变——活力四射的“四宜”滨水江畔》《奋进和展望》等7个章节,记录了从上海开埠到杨浦滨江开发建设的100余年来,杨浦滨江地区市政建设、工业发展、工人运动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根脉”“百年市政”在杨浦滨江的历史积淀与时代变迁。书中部分档案照片系首次公布。
下一步,上海市档案局(馆)还将指导其他区档案局(馆)陆续编辑出版《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系列丛书,用档案记录好、留存好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