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医视野 > 正文

正确科学看待肺结节,早诊早筛早治提升生存率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左妍     2024-11-07 09:00 | |

第七届进博会期间,雅培举办了“明查秋毫 迎刃而解”主题活动。雅培四大诊断业务再度联手出击,共同探讨从肺结节到肺癌的防治筛查工作,旨在帮助公众形成对于肺结节的科学正确认知,推动肺癌筛查工作向“个体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方向转变,促进中国癌症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最终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提升中国整体癌症5年生存率”目标的实现。

图说:“明查秋毫 迎刃而解” 主题活动

近几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增加,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目前,中国有1.5亿肺结节高危人群,每年新发现或者新诊出肺结节人数达到1,000万-2,000万。面对报告单上新增出现的“肺结节”字样,很多人会产生过度的恐惧,并将肺结节和肺癌直接联系起来。事实上,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大约95%的肺部结节基本上是良性的,恶性病变仅有5%。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昌惠教授表示:“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我们建议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该检查对于直径小于8mm以下的肺部小结节检出率可达到80%以上。在查出来结节后,患者也不必过于惊恐,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根据结节的大小和形状制订不同的随访计划。”

作为世界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肺癌在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中均位居首位。根据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预估,中国新发肺癌患者数量约106万,而因肺癌死亡的人数高达74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郭林教授表示:“针对肺癌的早期筛查,我们需结合临床信息、影像学检查与评估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多方面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和研判,以进行后续的诊疗。”

雅培拥有包括核心诊断、快速诊断、即时诊断和分子诊断在内的全方位诊断业务,其创新性的检测以及诊断工具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疾病管理中不同应用场景的检测需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信息。从肺结节的预防,到肺结节癌变风险的早期筛查,再到肺部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雅培提供覆盖全病程管理的诊断解决方案,助力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检测。

雅培快速诊断业务大中华区总经理仇建平介绍,雅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系列具有方便、快速、精准的特点,既可以帮助临床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又可以实现门急诊患者的快速分流。其中核心产品包括甲乙流感抗原、A链抗原、肺链抗原、呼吸道合胞抗原、肺支肺衣抗体等多项病原体检测试剂,15分钟内就可获得结果,帮助医生做及时的诊疗判断,减少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结节的发生概率。

在检出肺结节之后,患者需携带影像资料到呼吸科专科进行就诊。医生会根据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内部特征等性质进行综合判断并制定随访或诊疗计划。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肺癌发病隐匿且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肺癌筛查至关重要。雅培核心诊断业务全球副总裁陈迎介绍,雅培开发了全球首个适合中国人群的LCBP肺癌风险评估模型,联合CT影像学信息、肿瘤标志物组合及肺癌的高危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等进行快速评估。该模型不仅可以降低良性结节患者进行有创检查或手术治疗的比例;并且加速恶性肺结节患者的早期诊断,使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增强临床医生的决策信心。

目前,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被视为是针对肺部恶性肿瘤Ⅰ、Ⅱ期以及部分Ⅲ期的优选局部治疗方式。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临床评估、肿瘤进展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手术方式。近几年,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提出,微创胸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早中期肺癌治疗的常规术式。雅培即时诊断业务中国区总经理郭培杰介绍,精准的麻醉控制是胸腔镜手术成功以及术后康复的重要一环。针对肺癌微创手术中易出现低氧血症等情况,雅培i-STAT手持式血液分析仪灵活便携,可以跟随麻醉医生去往特定的胸腔镜手术室,在手术间内、手术床旁实时即刻监测患者动脉血气、内环境等关键指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真正助力“精准麻醉、精准医疗”。

针对不适合手术的肺癌患者,临床医生通常会选择系统性全身治疗,其中,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ALK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使用相应的靶向药治疗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长的生存期。雅培分子诊断业务中国区总经理戴忆表示,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FISH检测技术一般被认为是检测ALK基因融合突变的“金标准”,它可以准确识别出携带ALK融合突变的肺癌患者。目前,雅培Vysis ALK是唯一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靶向ALK抑制剂克唑替尼的伴随诊断检测。其检测结果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可以直接指导靶向药物的应用,使患者能够从精准医疗中获益。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