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沪健康 > 正文

创新医防融合,积极提高基层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能力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左妍     2024-11-07 19:19 | |

圆桌会现场图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提高基层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能力建设备受各方关注,这也对医防融合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葛兰素史克(GSK)携旗下疫苗产品再赴进博之约,覆盖带状疱疹、宫颈癌等疾病领域,并举办以“深化医防融合,共筑健康中国”为主题的媒体圆桌活动。

副总裁、GSK中国疫苗业务负责人李卫东表示:“获益于进博溢出效应,GSK众多疫苗产品已加速在国内实现商业化落地。未来,GSK将持续推进疫苗创新,助力疫苗处方创新模式的实施与落地,将‘医防融合、预防先行’落在实处,持续为中国公众带来更积极的健康影响力,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贡献力量。”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陆一涵表示:“今年是健康中国行动五周年,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被放到了较高的战略位置。当下,我国成年人深受慢性病以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接种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等,能够帮助患者尽早预防相关疾病,为公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但我国成人对疫苗预防疾病的认知和行动力仍需科学指导。如何深化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帮助他们构筑健康屏障,已成为公共卫生系统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改革的重要抓手。”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较低,且常同时存在慢性疾病,罹患感染性疾病(例如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的风险增高,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带状疱疹为例,慢性病人群距离带状疱疹更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邹大进主任医师提示:“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升高,且神经痛更为严重和持久。一旦罹患带状疱疹,还可影响血糖控制,造成糖尿病管理难度增加。因此,‘糖友’更要谨防被带状疱疹‘纠缠’,积极做好控糖管理,预防共病发生风险,告别‘甜蜜的苦恼’。”

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中老年人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仍会陡然增加。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主任郑拥军表示:“罹患带状疱疹后,可能会导致严重持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尤其是本身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群,一旦叠加罹患带状疱疹,更容易导致‘痛上加痛’,疼痛剧烈程度难以想象。因此,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群需要了解的是除了增强自身基础免疫力之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方式,积极预防带状疱疹,从而远离疼痛困扰。”

接种疫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积极手段。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盛飞表示:“要充分发挥基层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在疾病预防的重要作用,推动疫苗接种健康处方先行先试,提升成人疫苗接种率,以实现国家‘健康中国2030’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