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与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疗愈,共赴健康”共建活动。“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疗愈实践基地”正式在上海四院重症医学科、胃肠外科、中医科揭牌成立。在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导下,双方共同努力,旨在让更多患者体验到有温度、有人文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优美动听的声音素材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人体分泌有利于健康的激素,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上海四院院长熊利泽指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疗愈实践基地”旨在将音乐疗愈这一创新治疗手段引入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实践基地将结合医院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音乐疗愈方案,通过音乐的力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疼痛,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上海四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方宗平强调,音乐疗愈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在患者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合作将音乐疗愈引入临床实践,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能体现医院在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精神。
共建当天,上海四院门诊大厅还设立音乐疗愈体验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们用他们精湛技艺,为市民和患者带来《姑苏行》、《我和我的祖国》、 《高山流水》等精彩音乐表演。悠扬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如同一股暖流涌入人们的心田,不仅让参与者感受到音乐疗法的魅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医学人文关怀的温暖与力量。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卿扬坦言,此次共建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更是一次党性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深度融合。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与上海四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探索音乐与医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将医学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服务全过程,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积极探索更多创新举措,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上海四院党委书记谭莉疆表示,音乐疗愈实践基地的成立,不仅标志着音乐与医学的融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更体现了医院在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医院将全力支持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为音乐疗愈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陈霞琼 肖鑫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