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教育 > 正文

第三届国际传播同济论坛在上海举办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裘颖琼     2024-11-09 10:45 | |

为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传播实践梳理和学理探索,近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同济大学在上海共同举办第三届国际传播同济论坛。本届论坛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更有效力国际传播相互赋能”为主题。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多年来,我国各领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全面加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全面提升。要不断提升对外新闻舆论能力,加大中华文化对外推广;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加强分众化研究,提高对外传播的精准性、有效性;努力提升对外话语体系和话语能力建设,制作更多贴合国外受众需求的传播内容;不断优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创新技术运用,推动国际传播方式的变革和升级,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公共关系在助力对外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将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加强沟通协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与国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同仁携手合作,不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助力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陈怡群表示,本届论坛召开正值第七届进博会开幕,恰逢其时。进博会既承载了展示国家形象、探讨共促普惠包容经济全球化等多重功能,更是上海开展国际传播,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的重要机遇。做好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故事、交朋友,“以小见大”,讲好故事;要“迎风起舞”,用好平台;要“跨越山海”,友好交流。希望同济大学等更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开展精准有效国际传播提供专业学术支持和人脉支撑,联手打造“政府+智库+媒体”对外传播综合体,把更多高质量高水平学术成果,转化为更具辨识度、穿透力和影响力的国际传播项目,共同推动中国声音、上海精彩传扬世界。

“国际传播同济论坛”是2021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联合同济大学共同打造的国际传播学术研究平台,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指出,当今,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际传播工作十分重要,公共关系大有可为。他认为,要进一步扩大公共关系的概念和应用范围,针对外国受众,用大家能够接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讲述真实的、生动的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他建议,可以在高校开展公共关系、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的通识教育。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