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正文

行走人民之城③|滨水宜居 焕新之城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屠瑜 解敏 陈佳琳     作者:屠瑜 解敏 陈佳琳     编辑:赵菊玲     2024-11-18 15:55 | |

图说:苏州河华政段步道贯通后,百年名校破墙开园和滨水空间融为一体,历史建筑重焕光彩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摄

苏州河,想当初,河中黑水滚滚,两岸棚屋鳞次栉比。数十年过去,沧海桑田,经历城市更新后的苏州河两岸,越来越多宜居公寓拔地而起,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旧一村”改造,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推动城中村改造提速扩容方面,截至2023年底,上海全市共批准7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受益居民4万户,释放建设用地5.2万亩;在推动旧住房成套改造方面,形成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90万平方米,其中2023—2025年分别实施28万平方米、31万平方米、31万平方米。

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已完成旧区改造8万平方米、2672户,占全年目标任务67%。另外,还有5万平方米、1830户完成一轮征询,已实质性启动,合计共13万平方米、4502户,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旧住房成套改造已完成25.09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8.25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9%;城中村改造已认定项目14个,占计划的67%。剩余项目已完成踏勘和方案预审,正在抓紧推进中。

根据《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苏州河上海市域段,建设规划长度50公里,总面积约139平方公里。苏州河沿岸定位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

滋养着上海的母亲河,记录了上海的沧桑巨变,见证了普通百姓的幸福生活,也将继续见证这座人民之城走向辉煌。

苏州河两岸的更新改造,就像一河碧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解敏 见习记者 陈佳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