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正文

行走人民之城③|曾经眼看河对岸越建越好 盼啊盼啊也盼来梦想成真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屠瑜 解敏 陈佳琳     作者:屠瑜 解敏 陈佳琳     编辑:赵菊玲     2024-11-18 15:59 | |

第1站

黄浦区149街坊启动旧改

图说:居民芮学辉的家居住面积只有14.1平方米,空间局促,却是名副其实的“河景房”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摄(下同)

图说:靠近苏州河的黄浦区149街坊房子低矮破旧,居民对旧改后的新生活满怀憧憬

居民芮学辉:

随着城市更新,眼看着河对岸建设得越来越好,我们周围很多地块也都完成旧改,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等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等到了!

记者第一站来到靠近苏州河的黄浦区149、151街坊。这里已正式启动旧改征收,一轮意愿征询于9月21日全票通过。这里有284证居民,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多年的旧改,终于梦想成真。芮学辉就是其中一位。

在山西南路369号202室芮学辉的家,14.1平方米的居住面积,显得空间很局促。记者看到,公用的厨卫在室外走廊,屋内摆了三四件简单家具,搭了半层睡觉的阁楼。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最多时居住了8口人,包括芮学辉的父母和他另外5个兄弟姐妹。芮学辉和老伴现在就希望能早日搬到大点的房子,安享晚年。

芮学辉家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河景房”。从他家北面窗户望去,就是静静流淌的苏州河,河对面已是高楼林立,而这面沿南苏州路的房子却低矮破旧,形成鲜明对比。“原来对面的房子是还不如我们这一边的。”芮学辉说,“随着城市更新,眼看着河对岸建设得越来越好,我们周围很多地块也都完成旧改,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等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等到了!”

外滩街道工作人员介绍,149、151街坊面积最小的一户大概在4.4平方米,生活空间严重不足。这里房子大都是不成套的,生活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居民想要通过旧改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非常迫切。街道、居委会一定会做好旧改全周期的为民服务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旧改,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用好宝兴“十法”,整合资源搭建调解平台,让每一户居民都顺利搬新家,开启新生活。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解敏 见习记者 陈佳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