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菰是我国特有蔬菜,也被称为“水八仙”之一。眼下正是收获时节,坊间有“再贵也要买了吃”之说。
图说:茨菰(资料图)
不过,很多人不太喜欢吃茨菰。江苏籍作家汪曾祺说自己从小就对茨菰没啥好感,太苦涩。湘西的沈从文则不同。有一次汪曾祺去沈家做客,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菰肉片,明知客人挑食,但沈从文仍说:“这个好吃,比土豆还要好吃。”汪曾祺只得礼貌地吃上几口,倒也不失儒雅。
口感“不佳”的蔬菜,除了茨菰还有菠菜、苦瓜、油麦菜等,但养生价值毫不逊色。良言道:“多吃苦,胜进补。”
明代杨士奇在《发淮安》里写道:“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去皮后的茨菰白白胖胖,很有福相。它的生长期200多天,到了冬天叶子枯萎了,果实才成熟。难怪唐代张潮要作诗云:“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茨菰性微寒,味苦,润肺止咳,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奇妙的是,只要烹饪得当,特别是搭配油水充足的荤菜,它那稍稍的苦涩几乎会被微微的甜津所“平替”。茨菰烧肉、茨菰排骨汤、茨菰闷鸭等,都是很好的家常菜。前两天,我做了一道茨菰土鸡汤,用料就四样:土鸡半只、茨菰切半、葱段、姜片。早些年,我在余姚的一家农庄吃过一道糖醋茨菰,做法十分简单,回家后如法炮制,家人都说特别下饭。苏州好几个老街上都有卖油氽茨菰片,我觉得比现在孩子们酷爱的炸薯片更好吃、更保健。
我喜欢将茨菰写成“茨菇”或“慈姑”,这与错别字无关。把它归为“菇”类,就当它是做菜的一种“菇”,其实一点也不违和。而《本草纲目》则写作“慈姑”,因为它“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看,这简直是吃出了意境——就如同少小离家,慈母的唠叨会长久留在心间,苦尽甘来方知生活美好。
王蔚/文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