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城生活 > 正文

“第十六届上海名老中医冬令膏方养生节”本周六举办 专家惠民开方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军     作者:王军     编辑:王军     2024-11-28 12:42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王军)“膏方并非单纯之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论滋补又强身,适合每个人不同体质的,当推中医传统的膏方。11月30日(星期六),由新民晚报社、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上海名老中医冬令膏方养生节”将于上海报业集团,再次邀请上海市名老中医应诊,为市民惠民开方。此前,该活动已举办多场,预约名额供不应求,此次中医专家免费咨询的机会不容错过。

“一勺膏滋,十碗汤药”

膏方是医生根据患者身体体质、生活习惯、工作环境、饮食嗜好、健康管理、舌苔脉象的表现,综合分析后制定调理方案,开出在冬令长期服用的方剂,称之为膏方;再由药工按传统工艺煎熬成膏,有“一勺膏滋,十碗汤药”的说法。正如“量体裁衣”舒适合身,膏方既补虚强身,又调理养生,达到进补与养生的完美结合,是冬令进补的不二选择。

近日,天气降温明显。“风寒效应”加持下,体感会很冷。冬令蛰藏阶段,人体处于阳气潜藏、精气内敛的时刻,具有藏而不泄的特点,此时进补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好比农家在冬季给土地施肥,为来年庄稼丰收作准备,所以民间有“冬令进补,来春打虎”之说。

“合合之美值得传承

“膏方是中医文化与科技的一道缩影,膏方的背后是老百姓对中医的信任,对‘杏林圣手’的崇敬,来求一料膏方的。”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上海市干部保健局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胡鸿毅回忆自己还是“小医生”的时候,在膏方门诊替老先生们抄方的经历,“那时遇到病情复杂的患者,老先生琢磨一张方子,要花上三天时间。”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份责任——哪怕这个方子只是用于养生调理,没有那么急。他强调,“排兵布阵”不仅是中医的用药之精髓,更重要的是医患之间的“情”——要了解病人的状态,才能把最好的方子合起来,构成“合合之美”。这份“美”,是现在的膏方值得传承下去的。一副好膏方,不仅可以养生,还能全面并针对性地调治。不同于日常服用一两周的汤药,膏方一吃就是一两个月,且用料多而贵,因此要开一副膏方,对于医师的要求非常高——要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而动态的了解,且对用药组方有老到而精准的把握。

名医汇集“膏”手如林

据中医专家介绍,适用膏方调理的适应证包括:各种虚证;慢性疾病,经久不愈者;大病手术、正气虚弱者;高年应补,“年四十而阳气自半焉”;职场工作过度繁劳者;小儿体弱多病。膏方兴于上海,并非偶然。上海四季分明,讲究生活时令,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养生方式。

11月30日(星期六),膏方节惠民开方活动再次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等沪上三甲医院名老中医膏方专家,在上海报业集团现场咨询“免费开膏方”目前,4位专家预约名额有限,有需要的市民可通过二维码预约参加。优先开方的读者享现场好礼,膏方福利,苏浙沪顺丰快递送货上门。


活动预约二维码


※专家团队

朱抗美:上海市名中医、浦东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膏方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擅长:更年期综合症、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等)、肥胖病、脾胃病、失眠、亚健康、虚劳病后、术后身体虚弱的中医膏方调理。

林琳:龙华医院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心肺系统各种疾病如:哮喘、慢支肺气肿、顽固性咳嗽、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心病、冠心病、肺部恶性肿瘤、肺部结节等以及内科虚病、失眠焦虑、头晕、肠胃功能紊乱、亚健康、免疫力低下易感的中医膏方调理。

杜兰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师承上海市名中医陈以平教授,先后成为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及上海市名中医“陈以平工作室”成员。擅长: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偏头痛、胃肠炎、脂肪肝、哮喘、支气管炎、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对胸闷胸痛、头痛眩晕、心悸疲乏、失眠健忘、脱发便秘、虚损等内科杂病,以及各类虚证亚健康、新冠后遗症的中医膏方调理有一定造诣。

王群:岳阳医院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上海市离退休高级专家协会会员。擅长中西结合诊治心脑血管、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失眠多梦、头痛眩晕、胃肠病、咳嗽、月经病、老年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更年期、亚健康、病后、术后身体虚弱的中医膏方调理。

活动时间:11月30日下午13:15—16:30

活动地点: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755号,地铁2号、12号、13号南京西路站步行约500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