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曹博文)12月4日,正值第11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迎来了两周年的重要时刻。当天,“数智思享嘉”新质战略推进会暨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案例研讨会在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嘉定区委区政府、嘉定区人民法院的领导,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地智库专家、于飞教授工作站成员、上海司法智库专项课题组代表以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90余人参加。会议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司法智库学会副会长高佳运主持。
图说:活动现场。嘉定区法院供图(下同)
会上,嘉定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毛译宇详细介绍了基地成立两年来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显著成果。基地始终秉持“以案为基、守正创新,以人为本、数智无限”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案结合”“理实融合”“双向赋能”的发展主线,全国首创数字经济案件四大分类研究体系,围绕“数字经济司法”对外招标立项10项调研课题,成功孵化了四批典型案例、类案裁判规则、司法白皮书等一系列智力成果,并汇编出版了《数字经济前沿问题研究及司法实务研究》(第一卷)。
面对数字科技日新月异、数字产业集群崛起的发展需求,基地将持续以新质生产力编织“智慧网”,深入推进“前沿问题联合研究、矛盾纠纷多元共治、裁判规则会商共认、复合人才联合培养、市域治理数助决策”五项机制及十大“数智无限”新质战略的成果运用,为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为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创新数据应用场景、推动数据共享,本次活动上,上海市嘉定区大数据中心主任朱砚卿和嘉定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章国栋签署了《加强数字化改革与数据赋能协同治理备忘录》。
章国栋在会上介绍了即将发布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保护公民权益、保障数据形态财产权益、推动平台经济发展、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示了基地在数字经济司法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成果。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光贤对基地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基地在未来能够继续抓住“核心要义”,以更高政治站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找准“关键环节”,以更高质量司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创新质优”,以更高效能供给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活动现场,高佳运对上海司法智库2024年度“数字经济司法”专项课题进行了综述,10个课题组代表依次进行了主旨演讲,共同交流探讨“数字经济司法”课题调研成果。这些成果将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司法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基地成立两年来的丰硕成果,也为数字经济司法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基地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