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城生活 > 正文

六合路上的“冬日市集”暖心而来,烟火气中寻觅美食、体验非遗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钰芸     作者:张钰芸     编辑:张钰芸     2024-12-06 16:28 | |

图说:冬日市集现场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这两天,紧连南京路步行街西端的小马路——六合路上,“上海印象·冬日市集”开幕了。宽敞的长廊之下,短短200米路,聚集了美食、文创、非遗、动漫等46个特色摊位,从中外游客到本地市民,大家在这里吃吃逛逛,感受冬日里的“烟火气”。

  下午四五点,天气渐暗,冬日市集里的彩灯亮了起来,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美食是市集的灵魂,一路走去,美食摊位的人气是最旺的。从上海的拇指生煎、台湾的蚵仔煎、恩施的土家烧饼,到韩国的炒年糕、德国的惠灵顿羊腿排,中外美食聚集在此,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图说:美食摊位聚集 来源/张钰芸 摄(下同)

  “冬天气温比较低,大家都喜欢吃一些热气腾腾的美食。因此我们引进了不少现制现售的特色小吃,同时还有各种风味的甜品,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冬日市集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和以往凭经验、凭感觉组织摊主不同,这次有40%的摊主是从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邀请的人气博主。

  小吃老三样,手工很雷同,近年来,各类市集层出不穷,让市民感觉“千篇一律”。为了办出新意、办出活力,此次冬日市集做足了功课,提前在网上搜索自带流量的网红摊主,再向他们发出邀请。而这些网红摊主看中南京路步行街“后街”的流量,也是一拍即合,双向奔赴。

  主打创意提拉米苏的“小杨手作”在抖音上有一万多粉丝,在冬日市集摆摊后遇到了不少新老朋友。“有的消费者一来就扫码点单,不需要我们来介绍各个口味的特点,一问才知道,她已经在抖音上关注我们很久了。这次摆摊到了她的公司附近,立马就来打卡。”品牌主理人告诉记者,在冬日市集上,每天会轮换推出10个口味,最近一天可以卖掉200多份。

  为了避免“老三样”,市集主办方还从云南引进了包浆豆腐。记者看到,从豆腐到鱼腥草,几乎所有的原材料都来自当地。这边是炸得金黄的云南包浆豆腐,那边是现包现烤的湖北恩施土家烧饼,晚风一吹,香气送出了好远。

  在市集里,文创、文玩等各类创意产品也必不可少,有的还凝结了流传千年的制作加工工艺。点翠是中国的非遗工艺,摊主告诉记者,这些用点翠工艺制作的文创首饰,获得了不少外国游客的喜爱。“在电视剧《甄嬛传》里华妃的凤冠就是用点翠做出来的。在古代它用的是翠鸟的羽毛,现在则是用鹦鹉脱落的羽毛一根根贴上去,经过分层,就像天空中的那一抹蓝,特别好看。国内消费者会购买一些精巧的戒指、耳环,而外国游客大多选择挂件比较华丽、比较大的项链。”

图说:文创产品

  再往前逛一逛,还有不少别具特色的展位。3D打印的摊位上,一台打印机正在工作,创作出中国龙、黑悟空、生肖蛇,乃至于恐龙、奥特曼、宇航员等各种摆件,不仅色彩鲜艳,很多“关节”都能转动,让不少年轻人爱不释手。另一家手工朋克机器人饰品的摊位前,同样围着不少人,每个机器人都富有金属质感,大一点的可以作为摆件,小一点的则能变成挂饰。摊主告诉记者,迄今为止已经推出了4万多个款式,而且每款基本上只有一个。

图说:外国游客喜爱水果茶

  在花茶摊位,记者则遇到了一群外国游客,他们品尝了几款水果茶后,买了“梦幻夏威夷”和“马卡龙覆盆子”。“外国游客比较喜欢酸酸甜甜的口感,所以这几款水果茶很受欢迎。”冬日市集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拇指生煎、非遗龙须酥等都是颇受外国游客喜爱的美食。“有些外国游客告诉我们,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品尝过这些中国美食,但这次在本土打卡,味道更正宗、更好吃。”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