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新民艺评 > 正文

新民艺评丨叶良骏:评弹的魅力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叶良骏     编辑:陆玮鑫     2024-12-07 12:42 | |


曾应邀去上海师范大学听评弹。因得知有上海评弹团的徐惠新参演,不顾下了一天雨,赶紧走。我很少迷哪个演员,从没追过星,徐惠新是个例外。我喜欢听他的评弹,甚至好多次连续驱车去苏州,听他在光裕书场演出长篇书目。

徐先生是真正热爱评弹艺术的,他在台上,不论是形象、台风、唱功、琴艺……都是一流的。他说“秋海棠”,我不觉得他在演,而是他变成了秋海棠!当这部书说到最后一天,台下的老听客都舒了一口气,因为太压抑、太纠缠、太愁苦,都在担心徐先生会受不了!他不仅在说书,而是全身心投入,把我们都带进戏中欲罢不能了。这是评弹的魅力,更是徐先生的深厚功力。

那天说的是中篇评话《雷雨》,我没听过,心里颇担忧。《雷雨》的故事可谓路人皆知。内容多、情节曲折,一个中篇怎么说?又在大学里,青年会要看?天下着雨,老人难出门,会有上座率?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这是上师大第二次请《雷雨》,上次来,会场爆满,走廊里都站满了人。师生听得如痴如醉,要求再请一次。那天来的都是慕名而来的学子,多功能厅里满是青春勃发的笑脸。

第一回是青年演员男女双档,是暖场。第二、三回徐惠新上场,那声音刚如裂帛,柔如抽丝,每个字都恰到好处地送入听众耳中,周朴园的专横、无奈,周萍的软弱、决绝……没有什么肢体动作,却一个个鲜明地站在眼前。还有,本来是悲剧,徐先生却适当地插进一个噱,比如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全场笑翻,一下子拉近了与青年的距离。听徐先生的唱,那种韵味,回肠荡气,那份情感投入,令人全身心的熨帖,听得忘了这是戏!两小时演出,听众全神贯注,时而叹息,时而发笑,时而焦急,没有一人离场。谢幕时的掌声,不是礼节性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赞叹与感谢。这个节目本子好、演员配合默契,徐先生带动了女演员娴雅的内在气质,两人几成绝配。到最后,在钟声与疯笑声中戛然而止,余音缭绕,回味无穷。

徐惠新和搭档周红

一个演员,在台上的成功,也许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热爱。每次看徐惠新演出,总能感觉到他对评弹艺术爱的流露——他的认真、执着,他的创造、百变,他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无不来自这份炽热的爱。

徐先生是国家一级演员,也是评弹界少有的多面手,不仅能演能说,还能改编、梳理传统书目、撰写剧本,近几年,他还当导演,退而不休,辗转江阴、苏州等地,推出一个个新书目,忙得不亦乐乎。只是他淡出了舞台,偶尔现身,只是唱个开篇,老听客实不过瘾。我向他抱怨,要听你再说长篇遥遥无期了。他说,这是“让台”,让更多青年演员有机会演出,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话说得没错,还是有点遗憾。

因为有徐惠新这样一大批以艺术为一生追求的好演员,我相信,被称为“中国最美声音”的评弹艺术会赢得更多知音,成为一棵永不凋落的常青树!(叶良骏)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