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施工单位高效化解建工矛盾,近期,黄浦公安分局淮海中路派出所与中建一局一公司上海黄浦中海地产建国东路住宅项目党支部与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淮海中路派出所党总支联合开展“党建引领‘三所联动’聚合力 警企共建筑平安”党建联建活动,并同步成立了辖区首个建筑工地“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双方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筑工地“三所联动”机制推行以来,主动排查发现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黄浦公安分局供图
属地淮海中路派出所通过调研发现,以往建筑工地内,导致部分工人激烈争吵甚至引发肢体冲突的纠纷,其原因往往是当事工人在矛盾初起阶段找不到便捷的咨询渠道或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对此,派出所民警经常性地到工地开展上门走访和治安宣传,向工地安全负责人和工人宣传建筑工地“三所联动”机制,并在工地各出入口及建设单元醒目处张贴纠纷受理点电话,便于工人咨询相关问题。
项目经理及各级管理人员、工头在走访时也更加注重对各类矛盾纠纷信息的主动发现,引导当事人通过“三所联动”解决问题。9月中旬,工地“三所联动”纠纷调处室接报相邻工地发生的一起纠纷,经了解系该工地马路对面一家锁具经销店投诉称因工地施工打桩,导致其新装修的地砖大面积开裂,提出赔偿要求。但工地施工方组织专业人员上门勘察,发现与锁具经销店周边相邻的店铺均未发生地砖开裂问题,且施工方设计图纸和施工程序均符合行业标准,因此定责和赔偿问题陷入僵局。
淮海中路派出所民警获悉该情况后,立即启动建筑工地“三所联动”机制,驻所律师、人民调解员上门参与调解,其间由民警向当事双方进行客观情况通报。驻所律师指出施工方的打桩行为与锁具经销店的财产损失不排除存在因果关系,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人民调解员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指出锁具经销店的瓷砖系“腾空”铺设,自身也应承担一定责任,劝说店主作出一定让步。最终,在人民调解员、驻所律师和民警持续努力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该起纠纷得以化解。
建筑工地内纠纷涉及劳资、施工、住宿、失物等多种类别,工地管理方较难在第一时间发现,且即使能够及时掌握,容易因调解能力的欠缺导致矛盾升级扩大。建筑工地“三所联动”机制“走出去”变“引进来”的做法就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建筑工地“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的建立,让广大工人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到调解室进行申报登记,由管理人员同步通报派出所民警和人民调解员,通过把法律服务、调解平台“引进来”的方式,及时感知、干预、化解矛盾纠纷,打造“平安工地”。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