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汇 > 喀什风情 > 正文

南疆首例!喀什二院“另辟新径”完成高难度心外膜室早消融术

来源:上海援疆     编辑:解敏     2024-12-12 20:57 | |

近日,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简称“喀什二院”)心内科第十一批第二期上海援疆专家、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的庞暘“另辟蹊径”,携手科室团队为一名特殊类型心外膜来源室早病人成功实施了射频消融术,术后效果良好,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这是南疆首例经主动脉瓣下小叶间三角消融左室顶部心外膜室早射频消融术,标志着喀什二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这是一名76岁的男性患者,反复心慌、胸闷。两年前,患者曾到乌鲁木齐一家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给予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胸闷、心慌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近日,患者得知喀什二院有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专家,便前来就医。门诊完善心电图显示,患者呈窦性心律,室性早搏(22896次/24小时),呈二联律及三联律。这种异常节律可能会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头晕、黑蒙甚至晕厥,需要进一步入院治疗。

入院后,庞暘查看了患者的检查结果,详细了解了病人的病情后,考虑患者室早负荷较大,存在引起左室扩大的风险,且药物治疗无效,有明确的消融手术指征。但庞暘根据心电图判断,患者的室早病灶位于左室流出道,且有一定概率起源于左室顶部心外膜区域,手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左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早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但其局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往往该处的室早会因起源部位的毫厘之差导致消融失败,尤其左室Summit区的解剖位置特殊,此处来源室早的射频消融难度大,且消融导管常难以到达理想靶点,故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流出道室早消融的难点。”庞暘说,左室Summit区即左室顶部,位于左室出口部外侧,毗邻冠状动脉,且部分位置表面覆盖厚脂肪层。此处室早消融风险大,且消融导管难以到达。此外,患者肥胖,还有可能存在股动脉扭曲而影响手术入路的风险。

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正式开始。在穿刺置管过程中,庞暘发现情况果然如先前预料的,患者右侧主动脉严重迂曲,消融导管无法顺利通过。为此,庞暘果断改选左侧股动脉入路,尽管也存在血管迂曲的情况,但通过不懈努力及小心尝试,总算顺利通过迂曲处将导管送入左室流出道。

在标测过程中,庞暘发现患者右冠窦偏左冠窦交界处有较早激动点,但此处消融效果不佳。于是跨瓣入左室瓣下进一步标测,发现在瓣上对应位置激动时间更提前,但局部消融需要较长时间室早才消失,且一过性有效,这提示室早起源于左室顶部心肌深部靠近心外膜区域,消融难度极大。面对困境时,庞暘沉着冷静地和团队医生分享了这类病人的消融经验:“我们可以通过静脉途径进入心外膜进行消融,但对于老龄患者风险较高,也可以采取隔山打牛的方式通过心内膜进行解剖消融,特别是近两年文献也报道了通过主动脉瓣下小叶间三角进行解剖消融的新思路,这个患者的标测特点非常适合这项新技术的尝试。”

随后,庞暘采用导管反弯技术进入主动脉瓣下小叶间三角,并在该区域内加大消融能量,经过反复强化消融后观察30分钟,早搏无恢复,消融有效,手术成功,病人安全返回病房并顺利出院,术后随访动态心电图也未见室早出现。

作为第十一批第二期上海“组团式”援疆驻喀什二院援疆队员,庞暘自10月底入疆以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把先进的心内科诊疗理念及技术带到喀什,不断夯实科室基础,并针对心内科亚专业发展制定了相应的长期发展规划,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力求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未来,喀什二院心内科将继续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在服务好家门口病人的同时,做好区域医疗协同及带教工作,带动整个喀什地区心血管诊疗水平进步,让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今日热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