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谭 > 以案说法 > 正文

为求“以假乱真”竟报班学习鉴定技术 上海警方捣毁一制售假冒名牌包具犯罪团伙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解敏     作者:解敏     编辑:李一能     2024-12-17 18:39 | |

市面上,正品名牌包具价格不菲,不法分子也瞅准了这所谓的“商机”,通过制售假冒名牌包具来牟取暴利,为追求“品质”,团伙成员竟然还报班学习鉴定技术……近日,浦东警方破获一起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成功捣毁一个制售假冒名牌包具的犯罪团伙,查获涉案商品116万余元,有力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警方供图

“警官,我花了十几万竟然买到一个假包!”近日,家住浦东的瞿先生急匆匆地来到浦东公安分局周浦派出所报案称,自己买到的名牌包具疑似是假货。接报后,浦东公安分局经侦支队、三林公安处立即开展调查,经了解,瞿先生从事二手奢侈品回收行业,最近通过圈内好友认识了一名同行卖家,对方表示有一个名牌二手包具出售,瞿先生与其在线上谈妥价格,最终以11万5千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到货后,经验丰富的瞿先生左看右看都觉得这个包具不是正品,于是立马质问卖家,可对方表示该包也是从别人手里收来的,所以只愿意退还部分差价,自觉被骗的瞿先生最终选择了报警。

知晓情况后,浦东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将该包送往品牌方进行检测认定,结果显示该包不符合品牌工艺,确实是一个仿品包。经侦支队第一时间立案侦查。经过深入调查,一个以莫某某为首的假冒品牌包具制售团伙逐渐浮出水面。8月1日起,专案组分别赶赴江苏、陕西抓获了莫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并在莫某某家中查获了大量皮具、包装袋、锁扣、制假工具以及待售假冒品牌包具,累计金额达116万余元。

面对确凿的证据,四人对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包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据交代,莫某某在发现这一途径有着高额利润后,便起了歪念头,其在2023年学习到包具走线、商标烫印等制假技术后,先后拉拢刘某某等人一起参与制售假冒名牌包具。

莫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找人代工制作五金配件、缝制包具,随后拿回其家中,用钢印打标机对包具进行烫金并印上序列号,从而制作假冒名牌包具成品。为了让包具看上去更“完美”,其间,莫某某更是专程学习了包具走线、金属配件等相关鉴定技术,从中吸取“经验”,不断调整、优化包具各处细节,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包具制成后,莫某某与其母亲汪某某负责找到江苏省内的二手市场买家,后以正品的价格出售包具,刘某某负责陕西和四川两地的售假工作。事成之后,刘某某及张某某会得到包具售价10%的利润作为报酬。该团伙累计对外销售总额为50余万元。他们自以为能够“瞒天过海”,可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法网。

目前,犯罪嫌疑人莫某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和诈骗罪已被浦东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余三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因诈骗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浦东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示:广大市民在购买商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流出后既可能扰乱市场秩序,又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