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凌云/文
新一轮冷空气今起影响申城,路上行人纷纷裹上了厚衣,一些车主也为电动自行车等配备了“御寒神器”——车把套、挡风被等。然而,这些看似体贴入微的“御寒神器”,其安全性真的令人放心吗?
事实上,多地已频发因电动车加装“御寒神器”而诱发的交通事故。以江苏的一起事故为例,电动自行车因加装了挡风被,车主在碰撞瞬间操作受限,双手无法及时支撑以缓冲撞击,导致伤势加剧;有车主为御寒而选择“反穿衣”,双臂被厚重衣物紧紧包裹,手肘活动范围受限,埋下交通事故的祸根。包括挡风被、反穿衣、固定于车把上的手套以及车头前安装挡风透明板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
除了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御寒神器”还可能埋下消防安全隐患。部分车主习惯将充电线或充电器穿过挡风被或直接置于其上,这种做法极易因充电器散热不畅或过负荷而产生高温,进而点燃棉麻等易燃材料,引发火灾。
对于车主而言,应优先考虑那些既能保暖又不妨碍操作的装备,如具备保暖功能的安全头盔、采用保暖面料的棉服或羽绒服等。其实,安全与保暖并非不可兼得,例如佩戴全盔,不仅保温效果优于半盔,而且在安全防护上也更胜一筹。只有兼顾了安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的御寒装备,才能更有效地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
还需注意的是,由于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穿着厚重,加之车辆加装御寒装备所带来的影响,操控的灵活性和观察力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骑行者更应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在通过路口或复杂路段时,务必确保安全后再行通过。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