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城生活 > 正文

乘着沪苏湖高铁去研学 安吉推出150余个研学课程、10余条研学线路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玉红     作者:杨玉红     编辑:杨玉红     2024-12-20 15:46 | |

图说:中小学生在安吉体验研学项目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12月20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上海)推介会”暨“悦见两山 品读安吉”——乘着沪苏湖高铁去研学(上海)推介周活动在沪举行,浙江省安吉县组织一批特色研学营地(基地)以及相关课程负责人上台作专题推介,向上海当地学校、旅行社代表以及研学机构“吆喝”安吉的青山绿水和特色研学资源。

一场研学创意剧目拉开推介活动序幕。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局长罗福娣作了《山里有间大学堂》主题推介,短短的十分钟,让在场的各位对安吉的研学市场有了初步了解。

“我们有精彩丰富的基础展陈,也有多元化的科普休闲空间”“围绕一根竹子,我们的研学故事韵味十足”……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特色研学营地、课程负责人的专题推介,将整场推介活动氛围推向高潮,5个研学旅游项目集中签约为安吉研学市场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现场,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3所学校代表以及3家旅行社代表和3家研学机构代表成为首批“悦见两山 品读安吉”研学游驻沪联络站并集体接受授牌。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文化资源,孕育出了独特的竹文化、茶文化、生态文化和昌硕文化,可以说,安吉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大课堂”。近年来,安吉县做大做深“研学+旅游”文章,目前全县共有亲子研学基地(营地)3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9家,半数以上为A级旅游景区,涵盖生态文化、自然科普、农耕体验、传统文化、生物科技、国防法制、数字科技等多元体验课程,塑造了长三角地区“安心研学”品牌。与此同时,推动学校、旅行社和培训机构、文旅企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形成主客共享,协调并进的文化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已推出考古大学堂等150余个精品研学课程,红色研学、考古研学等10余条精品研学线路。

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局长罗福娣介绍,安吉与上海在地理上一衣带水、人文上四源同根,两地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随着沪苏湖高铁通车,从上海到安吉仅需45分钟,沪安两地距离再一次被拉近,这也为安吉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文章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安吉县将聚焦余村、溪龙白茶原等一批项目,推行研学旅游试点,构建研学服务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亲子研学旅游的重点方向,同时搭建研学旅行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文旅企业推出高品质、个性化拓展研学旅行业态,创新推出“绿色课堂”,推进红色教育和生态教育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我们还将完善‘安吉研学’母子品牌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品牌美誉度,也将在不断满足全域、全季、全年龄段研学旅行需求的前提下,推动安吉成为长三角研学中心。”罗福娣表示。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