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新民艺评 > 正文

新民艺评|林明杰:妈之甜橘 我之酸果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林明杰     编辑:陆玮鑫     2024-12-21 14:11 | |


说起来都是在欣赏艺术,但人与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这就好比我跟我妈吃同一个橘子,她感受到的是甜,我感受到的是酸。

看一位“丑书派”书法家涂鸦,有人感受到的是哗众取宠、大逆不道、罪不可恕;有人感受到的则是才华横溢、勇气可嘉,开宗立派……

我们经常听一些人批评艺术家,尤其是同行批评同行,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成语连着成语,术语连着术语,外行觉得很有道理。但听多了我发觉一个通病,很多人是在用造船的技术标准去批评造飞机的,甚至是用造冷兵器的规范去批评热兵器。一个弓箭手对一个导弹操控者说:你没有练出百步穿杨的基本功,怎么能打到目标呢?

国人欣赏艺术还有个偏好,就是爱看对方受虐。看戏的只要你连翻几十个筋斗,他就大声喝彩,也不管剧情是不是需要那么多筋斗;听歌的只要你把高音飙得震碎了窗户,他就是尖叫鼓掌,这高音跟歌曲的情感有没有关系那又有什么关系;看画的只要你画得越精越细,画出了毛孔和皮肤下的静脉,画得你近视1000度,眼珠子突出来,他就觉得这才是工匠精神;艺术家得穷,命运要悲苦,最好像梵高那样早点死掉,那才叫令人感动的艺术家……

看艺术的人,甚至某些从事艺术的人,很少思考究竟什么是艺术。

有人会反问我,那你说究竟什么是艺术?说实话,说艺术如同说禅,无法用文字一语究竟的。且不说那么高深,我们说得清楚伴随自己一辈子的身边人吗?甚至我们说得清楚自己吗?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去多角度认知,去无限接近。怕就怕停留在一个时间段、一个方位去认知,还以为自己掌握了艺术大道法则。很多夫妻分手的重要原因就是一方永远停留在某个时间段,而另一方轻舟已过万重山。不要误解这只是说双方的社会地位,而是心灵的感知和呼应。

虽然难以像某些数学物理定理那样简单陈述艺术,但艺术有某些规律性特征还是可以去了解的。譬如,艺术在人类历史中是不断变化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都是应对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

这就好比徒手和持利刃搏斗的武功是不同的,持枪互射与操控无人机攻击的技术要求也是不同的。没有麦克风时代的舞台剧对演员的表演要求,和拍电影能一样吗?同样念台词,话剧演员和电影演员要求是不一样的;同样是画画,讲故事的写实绘画和无中生有的抽象画是各成体系的。我们看到过有的话剧演员拍电影时会显得做作,有的电影演员演话剧时会显得精神气不足。好演员能跨界发展,但他必然善于调整自己在不同舞台的状态。同样,我看到过不少写实画家以为抽象画就是乱画,于是也挥笔涂鸦,画了个寂寞……

另外,艺术是因人而生,因人而异的。妈之甜橘,我之酸果。在你感动流泪的作品前,一定有人漠然走过,甚至嗤之以鼻。

欣赏艺术,其实是让我们学会去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不同的思想情感,以及不同的表达。

当我们站在一件莫名其妙的作品前,我们不妨先去了解艺术家这样做的艺术目的,了解他的理念和表达方式,然后再考察他的理念和表达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做到位,是否能做得更到位。这才叫内行看门道,这才叫批评。外行看热闹是人之常情,但内行也不看门道,只会凑热闹,就比较无奈。文艺批评变得戾气十足,落入谩骂的俗套,那就比较悲哀。(林明杰)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