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谭 > 以案说法 > 正文

崇明警方全链条捣毁一假冒注册商标品牌服饰犯罪团伙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解敏     作者:解敏     编辑:李一能     2024-12-23 17:42 | |

花高价,买到的却是假冒品牌服饰。近日,崇明警方在“砺剑2024”专项行动中通过扩案扩线,破获一起非法生产、批发、仓储、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品牌服饰案,捣毁相关制假存储窝点5处,19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崇明公安供图

之前,市民闫先生来到崇明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报警,称其在一网上购物平台店铺准备购买一件某品牌T恤时,客服让他添加店长微信购买,于是其通过微信支付1200元购买了该款T恤,但收货后发现衣服做工粗糙,不像是正品,遂报警。经对闫先生提供的某品牌T恤进行鉴定,确系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警方根据闫先生提供的信息,对该店铺初步查证销售金额超过5万元,遂立案侦查。通过调查,警方发现该店铺内假冒注册商标品牌服饰均来源于一个叫王某青的人,随即循线深挖、缜密侦查,最终锁定以犯罪嫌疑人杨某辉、李某凯、叶某豪等人为首的假冒某品牌服饰生产商源头团伙,以及他们雇佣的犯罪嫌疑人王某锋等管理存储仓库的人员情况。

今年11月18日,警方在前期侦查基础上,分赴外省多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抓获杨某辉、李某凯、叶某豪等19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各类假冒衣物1万余件,价值约54万元,总计销售金额155万元。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杨某辉如实交代了从2021年1月至今,在未经权利人公司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在外地联系李某凯、叶某豪等人的制假工厂生产制造假冒品牌服饰,通过各自经营的网上购物平台店铺互相调货并对外销售,同时雇佣王某锋等人管理存储仓库并对外发货的方式非法牟利的犯罪事实。

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品牌服饰,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品牌方的声誉。针对此类犯罪行为,崇明警方坚持“破案件、摧窝点、斩链条”,始终保持对知识产权领域犯罪高压严打态势,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目前,杨某辉等19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示:消费者在线上购买商品时,一定要认准正规的平台和商家,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购买与原价差异过大的商品。收到商品后,及时检查商品质量,如发现购买的商品为假冒产品,应向有关部门反馈、举报。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 通讯员 陈卫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