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安网安部门发现,网民“众包仔小王”在社交平台发布多条外卖骑手送餐时被提无理要求、被顾客恶意刁难的视频,引起大量关注、讨论。经查,账号使用者王某某为吸粉引流,捏造虚假身份,大量摆拍发布涉骑手的冲突性、刺激性画面。涉案人员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涉事的8个新媒体账号被封禁。
演绎编造的“剧本”,打造虚假的“人设”,这类以“骑手”为主角的造假视频在网络平台上不时出现。比如近期公布的另一起案例中,网民“小松”凭借“单亲爸爸带着女儿送外卖”的人设积累了数十万粉丝,实际上他并不是外卖骑手,也不是单亲爸爸,而是通过虚构悲惨故事,利用公众同情心骗取流量、带货获利。还有去年8月广泛传播的“女骑手深夜送餐,车辆被盗后大哭”视频,也是编造摆拍。
摆拍引流把骑手当作“密码”,一方面是因为骑手们走街串巷,十分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假冒成本也比较低,有媒体调查发现,在网上很容易买到高仿外卖工服;另一方面,骑手们工作辛苦,比较容易引发公众的关注和同情,不少造假视频为了博取眼球,还刻意设计戏剧性、冲突性、争议性强的“剧情”,故意制造对立情绪。这类造假视频不仅会淹没真实的骑手形象,而且会白白消耗公众的注意力和同情心,影响到真正需要帮助的骑手。
虚假摆拍的背后是“流量生意”。除了一些博主、主播个人造假之外,还有一些MCN机构在背后帮助打造“人设”,而且MCN机构对各平台的流量规则更加熟悉,“骑手”只是比较容易受到关注的“热门人设”之一。因此在打击造假视频时,对“流量生意”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要纳入监管。平台也需要优化流量规则,提高对不实信息的识别效率。
纪玉/文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