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婷 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 钱文婷)1-11月汽车“新四化”产业总产出2433.2亿元,同比增长6.1%,目标到2025年实现总产出30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总产出854.3亿元,同比增长2.4%,目标到2025年实现总产出1000亿元……记者从今天举行的嘉定区新型工业化工作互动交流会中获悉,嘉定区正充分发挥市区协同、区镇协同机制作用,锚定主导产业及细分赛道,深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智能传感器)细分赛道,布局高端专用装备(医疗装备)赛道,努力抢占产业转型制高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会议重点介绍了嘉定区新型工业化推进情况,1-11月,全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217.2亿元,可比增长5.6%,增幅位列市郊八区(除崇明)第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538.5亿元,可比增长4.1%,占规上工业比重36.5%(较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235.6亿元,同比增长82.9%。
其中,汽车“新四化”产业依托“三港两园”,重点布局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实现汽车整零协同发展格局。集聚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000余家,汽车“新四化”相关企业6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45家(国家级15家);拥有200余个公共及企业研发平台(其中国家级、市级公共服务平台24个),汽车“新四化”领域企业技术中心70个(国家级4个、市级32个)。
集成电路产业则聚焦以汽车电子为代表的汽车半导体和以MEMS为代表的智能传感器两大细分赛道,持续推进“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汽车芯片设计产业园、汽车芯谷”三大园区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条,上游材料设备端集聚了沪硅集团、新傲科技等国内独角兽企业,中游生产制造端拥有了芯物科技、新微技术研发等4条中试生产线,下游产品端培育了禾赛科技、司南导航等行业领军企业。
未来产业方面,全力打造未来智能、未来能源产业集群,突破打造未来材料、未来健康产业集群,探索打造未来空间集群,推动形成“2+2+1”未来产业发展格局。目前重点在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3个细分赛道发力。
为进一步提升新旧动能转换速率,嘉定区全面梳理完善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体系,年内新出台《嘉定区关于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制定《嘉定区工业领域节能降碳专项扶持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发布《嘉定区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配套政策。后续,将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持续推动政策健康有序迭代,适时在新兴产业领域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会上,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小马智行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利扬创芯片测试有限公司、智驾大陆(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君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以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9家优秀企业代表交流发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