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医些事 > 正文

“新”技术赋“心”生 长海医院团队完成申城首批心肌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术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     编辑:郜阳     2024-12-28 08:04 | |

图说:长海医院心内科团队完成上海市首批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术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获悉,该院心内科团队成功完成上海市首批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术,这将为广大心衰患者带来“心”希望。

院方透露,患者是一位70岁女性,体型瘦小,体重只有42公斤,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曾因心跳过慢安装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即使经过积极规范的心衰药物治疗,心功能仍然较差,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只有26%,心脏的收缩力下降到了正常健康人的一半,多次发作急性心衰,被送往医院急救。

病情的反复和恶化进展,让患者亲属倍感压力,强烈的求生欲望也促使患者求助于长海医院心内科。入院后,心内科郭志福主任和张必利教授团队对患者心功能及预后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心衰治疗的三种主要手段——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心脏移植,以及现有的药物治疗方案已不能阻止患者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患者年龄大、身体情况差,也不适合心脏移植,心电图检查提示QRS波不宽,不适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张必利介绍。救治团队依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经验,在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开展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术,提高心脏收缩功能,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手术在局麻条件下进行,张必利教授带领团队在X线透视下送入CCM两根主动电极,电极精准定位于右心室中位间隔和低位间隔,两根电极导线间距大于2厘米。鉴于患者先前装有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术中通过分析仪精准设定各项参数,避免相互信号干扰,确保CCM信号发送和有效工作。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CCM工作脉冲稳定,患者心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记者了解到,心力衰竭五年死亡率可高达50%,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今年刚在上海获批进入临床使用,填补了当前国内慢性心衰器械治疗领域的空白。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肌,使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内流量提高,从而改善心肌收缩力。CCM疗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纽约心功能分级,显著降低死亡率,为心电图QRS波形不宽的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生命希望通道。

据悉,长海医院心脏中心、心衰中心在心力衰竭救治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曾开展局麻下清醒ECMO技术支持下极高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冠状动脉旋磨术及支架术,开展了新一代人工心脏LVAD(左心室辅助系统)植入手术治疗终末期心衰。院方致力于引进先进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诊疗新选择,此项技术的顺利开展,将使更多心衰患者获益。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