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城事 > 市政厅 > 正文

这个艺术团成立10年为很多人带来了希望之光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云     作者:孙云     编辑:孙云     2024-12-28 10:26 | |

图说:轮椅上的舞者。主办方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15年前,在养志康复医院(阳光康复中心),我国成立了首个专门对脊髓损伤重度肢体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的机构“中途之家”,后来,“中途之家”在全国复制推广,并改名为“希望之家”;10年前,全国首个全部由脊髓损伤残疾人组成的“希望之家”艺术团同样在这里成立,已在全国参加近百场公益演出,用希望之光感染了更多人。昨天,在名为“希望·绽放”的汇报演出中,艺术团成员们以一支集体舞《十年人间》,演绎出他们10年来的成长与绽放。伴随着乐曲,欣赏他们在轮椅上翩翩起舞,10年的梦想似乎都融入其中,全场观众为之动容。

图说:演出令人动容。

“希望之家”中的脊髓损伤残疾人绝大部分都是因病或意外导致后天残疾,他们经历的痛苦和挣扎往往更甚于先天性残疾人。“希望之家”既开展肢体上的康复训练,也重新帮助他们重燃生活信心、重建生活能力,成为他们重返社会的“希望”。多年来,“希望之家”已走出1000余名脊髓损伤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与此同时,艺术团的队伍也不断扩大,从最初只有几个人,发展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残疾人艺术团队,10余名成员轮番登台,展示轮椅舞、昆曲等多个节目,反映脊髓损伤群体经过康复“重生”的生命故事。谈到这场演出的初衷,艺术团团长潘静说:“10年来,我们参加了全国各类公益演出近百场,今天,我们想用汇报演出的形式回馈每一位关爱残疾人、投身残疾人事业的‘贴心人’。”

图说:轮椅上的演出依然可以美丽动人。

养志康复医院(阳光康复中心)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公立康复医院,创下了上海乃至全国康复事业的“第一”。今年,上海市残联印发《上海市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实施方案》,在全市推广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这里也成为了首个市级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已为肢体、听力、视力、智力、精神等5类残疾群体,开展自助互助康复培训30期,为450多名残疾人重建生活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搭建康复之桥,铺就希望之路。

基地成立后,首次开展渐冻人专项康复培训,充分利用医院二期建设的三维步态分析、天轨悬吊步行训练、经颅磁刺激,水疗、高压氧舱等高科技设备设施及技术,为渐冻人创造了优越的康复环境,也让他们学会以积极心态应对疾病的挑战。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