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财经 > 正文

上海出台“12条”登记便利化措施 帮助企业全力复工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金旻矣     作者:金旻矣     编辑:金旻矣     2022-05-31 13:07 | |

图说:市场监管部门2天内以“容缺后补”方式为肯德基在上海已复工复产的200余家门店办理了营业期限延期备案。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今天,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挥登记注册职能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把企业在疫情期间碰到的一件件有共性的难事,梳理细化形成12条普惠性纾困之策,旨在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减”复工堵点 “加”政策支点

        对于企业复工路上的堵点,市场监管部门在政策上不断加“支点”。对因疫情原因未能及时在名称保留期内申请办理登记的,申请人可通过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重新申报。比如,上市公司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拟将企业名称变更为力盛云动(上海)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登记。“我们是一家上市公司,更名要报证监会、交易所,还需要召开股东大会。如果无法按时办理,公司的经营策略、品牌推广以及主营业务都会受到限制。”市市场监管局获知后,指导企业通过名称自主申报系统重新申报名称,开辟“即报即办”通道,帮助企业保留了“力盛云动”这一名称。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使用新旧文书材料的过渡期为1个月,但因疫情影响,一些市场主体无法在过渡期内(3月31日前)申办登记。市市场监管局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将过渡期从1个月延至4个月,即市场主体已在《条例》施行前按原要求制备申请材料,在6月30日前可按照旧版文书材料规范提交申办,无需重新制备申请材料。

        上海餐餐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年初刚刚通过了增资计划,疫情前公司就将申请材料准备完备,刚要申办时就被疫情打乱了计划,如变更登记未能及时完成,会影响很多业务的进程。该公司股东分布在国内外很多地方,如果重新准备材料,会耽误不少时间。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将新政策告知企业,并帮助其在旧版材料基础上快速办理了变更登记。

图说: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帮助上海餐餐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旧版材料基础上快速办理了变更登记

        “减”线下环节 “加”在线服务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减少线下办理环节,增加在线服务功能,在疫情期间持续优化全程电子化登记服务。依托“一网通办”平台,不断优化市场主体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办理员工“五险一金”和银行预约开户等“一窗通”集成式开办服务。同时,为申请人提供网上申报、网上签署、网上核准、网上发照等全流程无纸化在线服务,申请人无需再提交纸质申请材料。4月1日至5月30日,全市15889户企业在线办理了设立登记、365户企业在线办理了变更登记。

        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企业法定代表人等通过微信、支付宝“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以及“电子营业执照”APP下载领取电子营业执照。2020年4月,上海在全国范围率先推出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同步发放,不断拓宽应用领域,在企业登记、年报公示、涉税事项、社保和公积金业务、商业银行业务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截至5月30日,各类市场主体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登录各类网上办事平台累计达2107.16万次。

        “减”政策卡点 “加”发展信心

        探索容缺办理服务模式、推行停机保号“歇业制度”……《若干措施》中,市场监管部门想方设法为企业减轻包袱,充满信心地再入“赛道”。

        《若干措施》将容缺办理的实践探索以文件形式固化,明确对不涉及前置许可事项的疫情防控、重点项目等相关市场主体申请,如确有困难无法到现场或者通过寄递方式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原件的,可通过“远程预审+申请人承诺+后补纸质材料原件”方式办理。对需办理公证认证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申请材料因疫情原因无法办理认证的,暂免收取认证文件。截至5月30日,通过“容缺办”模式,上海已为84户企业办理设立登记、为467户企业办理变更登记。

        比如,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是首批上海市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的重点企业,疫情期间面临经营期限即将届满的难题。市市场监管局与杨浦区市场监管局建立市区两级协同服务小组,2天内以“容缺后补”方式为肯德基在上海已复工复产的200余家门店办理了营业期限延期备案。

        《若干措施》还明确,对部分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开展正常经营活动,但仍有较强经营意愿的市场主体,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其办理歇业备案,帮助市场主体降低维持成本,助力市场主体积攒并恢复活力。歇业最长期限不超过3年,歇业期间不影响市场主体资格。歇业制度能有效帮助有经营意愿的困难市场主体实现暂时“休眠”,既能减轻当前的经营成本负担,又能为今后发展留住青山。

        接下来,随着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的加速,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为企业减“堵点”、增“支点”、除“卡点”,“乘”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推进落实发展壮大市场主体32条“硬”措施,帮助企业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在市场竞争中迸发韧性。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