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前身为大公滑稽剧团)建团70周年,3台6场团庆演出一经开票,就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从“看家戏”《七十二家房客》到国家级“非遗”独脚戏精品展演的《申声入耳》,再到近年来获得国家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的原创大戏《上海的声音》……在演出市场日渐繁荣多元,传统曲艺却并不十分“热闹”的今天,依旧能有那么多观众愿意买票观看滑稽戏、独脚戏,真令人感慨。
图说:《上海的声音》 资料图
曾几何时,滑稽戏、独脚戏代表着“上海的声音”,在一系列表现着升斗小民在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中生活的种种趣事、丑事、搞笑事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温度,有温情,有智慧,有情趣,又不乏小聪明、小世故的百姓生活群像,其贯以喜剧的手段,搞笑的效果,带给这座城市一抹市民文化的亮色与情趣。
岁月更迭,传统曲艺逐渐走出剧场,拥抱时代,无论是老辈艺术家唱电台,还是曾经一度辉煌不已的沪语电影,直到电视荧屏里海派情景喜剧的大量涌现……从广播、电视到网络、手机,传播途径的不断更新,也使得独脚戏的传播方式不断变化、前进着。但不知从何时起,“滑稽演员不务正业”的一种说法渐渐出现。有观众直言:吃“老本”没有新戏,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做广告当嘉宾上,口袋是鼓起来了,本行却都荒废了……这样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
遥想当年,一部广播剧《滑稽王小毛》就能令一众笑星一夜成名,在上海滩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后来情景喜剧的大量涌现,逐渐出现了利弊参半的现象。一方面,滑稽演员依靠电视作品“火”了、“红”了,知名度的提高带来的就是演出邀约的增加,除了舞台表演,曲艺因其“短、平、快”且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特征,赢得了许多剧场之外的表演机会,公司年会、婚庆喜筵、大型活动等几乎都能看见滑稽演员的身影,老百姓喜欢在各种活动中见到笑星们的身影,为的是哈哈一笑,皆大欢喜,但大量的社会演出也毋庸置疑地给人造成了“滑稽演员扒分(赚钱)容易”的第一印象。
收入增加的同时,弊端也逐渐显现,过多的电视情景喜剧扎堆出现,造成了演员在多部作品中“撞车”,搞笑套路不断重复,甚至内容剧情雷同,缺乏新意等问题。可以说,情景喜剧成了滑稽演员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电视情景剧增加了演员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演员本身所具有的涵养、修为、积累,甚至招笑手段,都在电视作品的大量重复堆积与廉价消费之下,逐渐变得荡然无存、毫无新意,甚至可说“黔驴技穷”。而随着娱乐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更多的搞笑节目与新喜剧形式不断涌现,一下子使得滑稽演员参演的情景喜剧仿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一番烈火烹油之后又戛然而止的情景喜剧,换来的是滑稽演员痛定思痛,对如何回归舞台、争取观众的思考。但一以贯之的“出镜率”换得“知名度”的固有思维,为生计而赚钱的思想,又让许多滑稽演员走上了品牌代言、节目嘉宾的道路,这便引来了观众的批评。
其实,纵观滑稽戏诞生至今的百余年历史,它的起源之一就是“小热昏”,是用说唱贩卖梨膏糖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就是今天所谓“直播带货”的鼻祖。滑稽戏短短百年历史,从早期的“三大家”到后来的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笑嘻嘻等,几代大师无不是通过电台、电视、堂会等演出形式来传播这门通俗艺术的。因此,商业和媒体,非但不是滑稽戏衰落的原因,相反还是使滑稽艺术得以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的文艺舞台上从不曾缺少过优秀的滑稽戏作品。滑稽戏、独脚戏之所以能成为海派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根本原因恰在一代代滑稽人始终把创作的重点与眼光,放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情感之中,力求以幽默与戏剧化的方式,再现市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因此赢得广大市民的喜爱。正如作家王安忆看了《上海的声音》后所指出的那样:“这剧种的厉害就在这地方,有一双法眼,看得见根底,海上繁华梦里的柴米生涯。无论世界变到哪里,总归还是开门七件事。所以名字叫上海滑稽戏,事实上遍及人世间。”
与时俱进,传递时代的声音始终是滑稽戏、独脚戏演员最重要的艺术责任与价值所在。单就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来说,新冠疫情前全年的演出场次近600场,几乎达到每天两场的演出频率。疫情之后,演出市场逐渐恢复,去年一年,艺术中心的演出场次也有300余场,还获得了国家文旅部、广电总局颁发的“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从这一点来看,并无“不务正业”之说。但今天的滑稽舞台在原创力与表现力上,似乎较之前辈的时代,差距太大,饶是年轻一代有一千种一万种理由与原因,没有创作出“站得住、传得开”的好作品,就很难为观众认同,特别是在文化需求日渐多元且更为丰富的今天,滑稽演员若再不思进取、与时俱进、创作出符合时代的优秀作品,就难免会陷入“守正不足,创新不易”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随着传播媒体的多元发展,滑稽戏逐渐淡出主流媒体视线,剧场演出再多也无法同新媒体的传播速度相比较,观众较少在大众媒体上看滑稽新作,疫情等原因又阻隔了许多走进剧场的机会,诸多原因造成了一部分观众对演员、对行业的误解。
在坚持传统、扎实技艺、服务于民、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如何思变、思进、思新,既要发挥曲艺本身艺术特色,不丢传统精华,又能更贴合时代,当是年轻一代滑稽演员未来更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这也正是轰轰烈烈的团庆纪念活动背后,最大的意义所在。观众需要的是紧跟时代的笑声,而绝不能只有对历史辉煌的缅怀。(王悦阳)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