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的房屋还不能买卖,上海人想改善居住条件怎么办?除了等单位分房,那就只能通过调房,也就是市民之间互相换房来实现了。
1984年的上海房屋交换会开幕式,上万名调房者在文化广场齐聚一堂。光一天功夫,参加调房会的市民就达到了一万二千人,共开出调房试看单四千三百二十三对,要求公私房调换的有一百户。在广场外,到处可见三个五个一群的调房者在自由洽谈。
而那时的大街小巷,黑广告还没出现,“诚意调房”的小条子最是常见。“一调二”、“二调一” 成为了不少人解决家庭住房矛盾的常见方式。活跃的民间换房市场,是当时的生活所迫,也是专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总之条件再难,只要有一点空间,就阻挡不了上海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间来到1991年,《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后,这样的情况才慢慢改变,直至1997年国家住房改革全面推行后,“调房子”也就淡出了历史舞台。(新民晚报记者 董怡虹 刘慧琴 设计:蒋玉涛)
图说:1984年11月2日,调房会上,数千群众观看电子显示屏上不断变换的房屋情况。周铭鲁摄
图说:1984年11月2日,上海市房屋交换会现场市民正在交流房子那点事儿。周铭鲁摄
图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街头上正在商讨换房事宜的人们,他们在为改善自家居住条件而努力。周国强 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