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快评 > 正文

新民艺评|罗怀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指引新时代文艺创作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罗怀臻     编辑:江妍     2023-06-08 12:22 | |


自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以及昨天召开的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以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热词,就像2014年“双创”理论思想出现一样,迅速成为全国文化建设和文艺创作的理论指导。“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理论,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二律背反的评价标准。

图说:杂技剧《战上海》 资料图 郭新洋 摄

我们通常在文艺批评中都会强调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既要借鉴又要守正,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都是用自己的矛扎自己的盾,“双创”思想就彻底把这个理论困境给破解了。其实继承也好,创造也好,最后都是为了产生和这个时代相一致的新形态。我们的创新发展不再是一枝一叶、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的标准,而是这些局部的创造要构成整体性的转型。

有了“双创”思想的指导,我们就容易回望中国的文化传统,因为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杰出创造,都是对前一个阶段乃至于对它源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运动,中华文化精神、古典神韵源源不断地贯彻其中。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高峰,都是转型的结果,“双创”思想把我们局部性的创造、继承争论提升到了整体性的时代转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理论新思想,是对当代民族文化、文艺作了品质上的描绘。

图说:电视剧《觉醒年代》

社会文明的特征,彰显在民族文化发展不断守正创新、去芜存菁的过程中,也彰显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互鉴互融的过程中,更彰显在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唯有进入新时代,它的渊源形成了汇流的态势,这个渊源有三个方面:一,中华传统文化;二,世界优秀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三,中国革命文化。这三者形成了新时代的文化精神。随着我们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力增强,在世界大家庭中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回过头来更加重视传统文化。通过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等重大节点,我们涌现了电视剧《觉醒年代》、电影《万里归途》、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这样的新时代大IP,三部作品中既有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又有人类共同的人道主义、个体生命价值、信念、理想与坚守。

这些作品为什么能成为新时代的高峰之作?因为它们在价值观上是三江汇流。中华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三者形成汇流,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对一部作品的终极评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终体现在文明的成果上,对文艺创作来说,它就体现在文艺作品上。

图说:淮剧《金龙与蜉蝣》

前不久的5月23日,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纪念日。30年前的这一天,我编剧的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在美琪大戏院首演,30年后,如今的青年演员在美琪大戏院演出了传承版。传承版《金龙与蜉蝣》一票难求,掌声雷动,还像30年前的效果一样,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积累的文明成果。场内是我30年前的戏,场外的广告墙恰好贴着两部驻场演出的广告——即我创作剧本的两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朱鹮》。戏剧创作已在不经意间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记忆。1986年我从江苏来到上海,37年来为上海创作了几十部作品,京、昆、沪、越、淮、滑稽戏、舞剧、芭蕾舞,近10个剧种,很多作品都成为剧团、剧院的当家IP,当一个作家的作品融入了一个剧种、一个剧团、一个城市,这是对剧作家的最高奖赏。

2016年到2021年,上海多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也在上海举办,一团一策的全新体制模式让上海文艺院团在这5年里连贯发力,积累了一批具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品质感的作品。一批作品体现着上海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在全国范围也有一定的启示性、示范性作用。比如《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启驻场,推进了舞剧的市场化,又比如《战上海》标志着中国杂技剧二三十年来的探索走向成熟,很多几十年一遇的事情就在这五年中实现了。

图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以前我是戏曲江湖的行者,到处开辟戏曲试验田。这两年我又回到了熟悉的生活中,于北京、湖南、内蒙古、河北、江苏各地一鼓作气创作了五部作品,都带着鲜明的“双创”印记和海派风情。

北方昆剧院的昆剧《国风》,重新寻找2700年前爱国主义的源头,在《国风》中我提出了再古典化的概念。昆曲的创作回到明代就是古典化了吗?能不能回到更久远的中华文明的源头?5月30日在湖南首演的湘剧《夫人如见》,源自我参观谭嗣同旧居,被他夫人李闰的一句话打动,“国家兴亡,匹夫匹妇皆有责焉”。我在《夫人如见》里提出了再剧种化,让声腔艺术回到作曲家介入设计唱腔之前,回到演员的原声,让最民族的和最现代的交汇。在扬剧《阿莲渡江》里提出了再手工化,用竹筛子放花生黄豆摇晃制造出浪潮声,用钢板在后台模拟打雷……让观众身临其境。最近,在内蒙古排舞剧《胡笳十八拍》之际,我以大民族观重新处理了这个题材。另一部河北梆子《万里江山》里,我将杨家将的故事以新的解读,让传统戏曲从戏园子或者镜框式舞台解放出来,进入新的演艺时代。

图说:湘剧《夫人如见》

为什么最受到呵护、扶持的中国戏曲,越来越内卷?这个时候应该问自己,我做得怎么样?问剧作家、导演、演员,你的创作、表演是不是为你的剧种赢得了新的观众?不能光盯着得奖,得奖固然是一种表现,但不是终极表现,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传播,那才是最高的检验。问理论家、评论家,你是不是完成了自己理论的更新,还是只见树木不见高山?问教师,是不是你的学生一毕业就过气了?因为教材都是古人的、洋人的,不是今人的。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责任人,现代文明建设的进程就会推进加快。每个人把自己的事儿做好了,大家就都好了。全靠说自己嫁给了自己的剧种博同情、卖惨,这行业还有希望吗?

放眼当下的舞台,舞剧的破圈之作诞生了,戏曲的破圈之作还未能如愿。这两年创作的作品都在试图走出传统的镜框式舞台,走进现代演艺的新空间,都带着鲜明的海派的印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希望它们可以成为现代文明的新成果。(罗怀臻)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