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鸣笛起航 “淞航”号再赴西太平洋探索蓝色奥秘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钱文婷     2023-06-09 11:43 | |

图说:“淞航”号起航开展2023年度公海渔业资源调查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今天上午,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再起航,开启为期70余天的“2023年度西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

按照出海备航计划,“淞航”号在过去几个月内完成了物资采购、仪器装船、人员安排及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本航次科考人员共26人,由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叶旭昌担任航次首席科学家,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教师汪振华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科考团队按照“渔业声学组”“渔业资源组”“水文环境组”“浮游生物组”4个小组,实行团队领导下的组长负责制,贯彻“以老带新”的工作模式,并根据预先制定的调查与监测标准体系和规范,轮班完成各个站点的科考工作。

去年“世界海洋日”当天,“淞航”号同样鸣笛出发,前往西太平洋公海开展海上调查工作。时隔一年,“淞航”号再出发,将为西太平洋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以及科学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参与国际渔业治理的话语权。

就在日前,农业农村部部署实施2023年公海自主休渔措施。自主休渔期间,我国所有鱿鱼钓、拖网、围网、敷网、罩网等远洋渔船(不含金枪鱼延绳钓、金枪鱼围网渔船)停止在休渔海域捕捞作业。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陈新军教授告诉记者,通过多年实践,休渔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鱿鱼是一年生的种类,产完卵即死亡,资源补充量非常依赖于环境因子,其管理模式与传统长生命周期的种类不一样,通常只要保证一定亲体量就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陈新军解释道,“从管理角度来说,休渔是管理成本最低、管理效果最好的手段之一,加上现在渔船监控技术到位,休渔的成效是显著的。”此外,此举亦体现出中国是负责任的捕捞国家,对公海渔业资源养护作出重要贡献。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