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微信 > 上海杨浦 > 正文

急诊室里的“白衣天使”|高温下的坚守①

来源:上海杨浦     编辑:赵菊玲     2023-07-11 08:55 | |

酷暑下,有一群人坚守户外岗位,维护城市运转;还有一群人肩扛责任担当,在盛夏守护家园。他们奔波忙碌,却不减工作的热情;他们备受“烤”验,但不忘心中的职责……即日起,杨浦区融媒体中心推出“高温下的坚守”栏目,将镜头对准这群平凡而又坚韧的劳动者。

今天跟随记者的镜头

一起走进

杨浦区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

体验医护人员们守护生命的

争分夺秒

连日来,申城体感又闷又热,给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带来不利影响。在杨浦区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由于高温天气及“蒸煮模式”持续,不时有救护车把老人送来。

7月8日下午3点,一辆120救护车疾驰而来,急救人员把一名79岁的老人送入急诊大厅。“晓英姐!”护士们急切地呼唤着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晓英。杨晓英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赶来,发现患者已经神志不清,身体微微蜷缩,只能缓缓张口呼吸。

急诊医护人员快速予以生命体征监测,给予吸氧、开放静脉通道等抢救措施。杨晓英随后多次尝试呼唤老人,但没有得到应答。老人家属介绍,老伯还患有轻度阿兹海默症,平时也不会说话。结合患者腹部的开刀痕迹与家属的描述,杨晓英了解到患者曾做过胆囊手术;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的房颤症状;她又为老人做了一个腹股沟动脉血检验,还以挠脚心的方式检查患者是否有突发脑血管疾病。做完这些,她又安排送老人去做进一步CT检查。

“夏季急诊科工作量比平时会大一些,最近日均急诊量约150人,其中尤以中暑、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居多。”杨晓英从事急诊一线工作已有二十余年,急诊科的医护团队也是“身经百战”,大都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她介绍,这个季节来就诊的患者重病、急病居多,多为病情变化的高龄老人。在治疗中,尽早收治危重患者和关注症状不显的患者是关键。

医生提醒,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比不上年轻人,夏季一方面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居家时打开空调或电扇,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通风,间断开窗保证室内外空气相对流通。一旦发现发热、头晕、头疼、乏力、恶心、呕吐、肢体抽搐等中暑征兆,应及时就医,切忌延误救治。

  文字:毛信慧 严姝雯

图片:毛信慧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