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微”研学,“大”体验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吕倩雯     2023-08-02 11:23 | |

在永安百货“绮云阁”升起五星红旗、乘坐“铛铛车”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商业第一街微游学”近日举行。南京路成为了延续红色记忆的“活教材”。

这个暑期,各种各样的研学游不断升温,“名校参观”“非遗体验”“博物馆探秘”等成为了不少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新选项。然而,一些所谓的“与高校学霸交流、聆听教授讲座”研学活动,仅仅是在校门口打卡拍照。游而不学、游而不研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的诗词给当下的研学作了生动注解。然而,现在的一些研学产品流于形式,甚至还有种“偷懒”的方式,即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在“穿衣戴帽”后,被包装成为研学游产品。

研学一定得舍近求远,去那些名校走马观花或者景点逛一圈吗?其实大可不必。研学游要有课程设计,有学习和体验的内容,尤其是要有激发孩子兴趣的参与式学习。今年暑期,虹口区复兴实验中学、海南中学、曲阳四小的学生们,就联合参与了“虹”色记忆探访活动,聆听讲座、参观资料馆等。“沉浸式”的课堂氛围、情景式的学习体验,让“研学”做到真正研而有学,让学校里课本上的一个个文字变成眼见为实、可感可知的生动画卷。

“微”研学,“微”的是线路长度,却可以突出体验的“大”。当孩子们“告别”走马观花般的活动行程,可以在一个地点的停留时间较长,带队老师也就能更好地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

通过沉浸式游学、常态化体验,将一个个分散的地标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将课堂教育拓展至更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学生们可以在亲身经历与体验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和场景中去探索学习,也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真正体现出“研之有道”“学有所获”。

方翔/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